黄郛照片

黄郛

黄郛个人资料:黄郛(1880-1936),字膺白,号昭甫,浙江省绍兴府上虞县百官镇(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人。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同盟会会员,蒋介石盟兄弟,日本东京振武学校毕业。曾任北伐军兵站总监、上海特别市首任市长、外交总长、教育总长、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长、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代理国务总……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9 14:03:52

历史人物

一、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郛

别 名:黄膺白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绍兴上虞

出生日期:1880年

逝世日期:1936年

职 业:代理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府委员

毕业院校:东京振武学校

主要成就:入同盟会,参与上海光复、“二次革命”和护国之役、北伐战争

二、黄郛——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

黄郛(1880-1936),字膺白,号昭甫,浙江省绍兴府上虞县百官镇(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人。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同盟会会员,蒋介石盟兄弟,日本东京振武学校毕业。曾任北伐军兵站总监、上海特别市首任市长、外交总长、教育总长、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长、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代理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参与过上海光复、“二次革命”和护国之役、北伐战争等事件。

早年在日本留学从而结识蒋介石、张群等人,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外交部长、教育部长、上海市市长等要职。1928年5月,日军炮轰济南,制造五三惨案,时任外长的黄郛事后被蒋介石免职顶罪。1933年秉承汪精卫授意,在华北推行对日本帝国主义屈辱妥协的外交方针,后遭到全国民意所指而被迫辞职。1935年托病避入莫干山所谓“读书学佛”的“隐居”生活。1936年9月,复任国民政府委员,同年12月6日病逝上海。

三、人物简介

黄郛(1880~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绍麟,字膺白。早年留学日本,先后入东京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军测量局地形科,加入同盟会。在日期间结识蒋介石、张群。

1910年毕业回国,在清廷军谘府二厅、军事官报局任职。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陈其美招往上海,参与上海光复,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兼沪军第2师师长、南京临时政府兵部总监,委蒋介石为第5团团长,并与陈其美、蒋介石订为“盟兄弟”。次年改任江苏都督府参谋长,迎合蒋介石意,主动解散所部军队。“二次革命”失败遭袁世凯政府通缉,后逃亡日本,经南洋后赴美国。1915年底,护国战争起,由美返国,在上海参与谋划浙江反袁军事。后定居天津,与北洋政客过往从密。1918年10月,徐世昌出任北洋政府总统,受徐委托代编《欧战后之中国》一书。

1921年出任北洋政府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代表团顾问。1923年2月入张绍曾内阁,署理外交总长,随后又历任高凌尉、颜惠庆内阁教育总长。1924年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北京政变,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至段祺瑞复出,被迫辞职。

1926年被蒋介石邀请南下。

北伐战争开始后,南下沪杭,为蒋介石反共“清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出谋划策。尔后成为新政学系首领之一。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上海特别市市长。后北上说服冯玉祥、阎锡山附蒋。1927年武汉“七·一五事变” 后,蒋介石下野,随同辞职。1928年1月蒋重新上台,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同年3月,黄郛负责处理第1次南京事件的善后事宜,同美国缔结双边协定(其他诸国由其后任王正廷缔结协定)。同年5月,济南事件发生,黄郛在事件发生时正在济南,但和蒋介石一起从当地离开,受到中国国内舆论指责。黄郛遂辞任外交部长。

其后,在野的黄郛支持张群的新政学系,并继续著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退居上海和浙江莫干山,在幕后为蒋介石献计献策 。1932年6月,在上海发起成立新中国建设学会,被推为理事长,提出以设计“广义的国防中心之建设计划”为学会职志。

1933年5月,受蒋之邀,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于万难时局下,对日签订《塘沽协定》。民愤大起,1935年(民国24年)春,遂辞任委员长并引退。

1936年9月,任国民政府委员。12月6日病逝上海。著有《欧战之教训与中国之将来》,《战后之世界》等。

蒋介石为《黄膺白先生家传》所作的序言,当为黄氏之评:其“志足以慑强寇之气,而势不能弭铄金之口,其忍辱负重,诚有非常人所能堪者。自来志士仁人,临汤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谤而不辞者难,当其困心衡虑,不计毁誉...樽俎折冲,功同疆场。”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