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祯照片

王鸿祯

王鸿祯个人资料:王鸿祯(1916.11.17-2010.7.17),男,出生于山东苍山,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
资料更新时间:2020-03-31 05:07:25

山东省名人 临沂市名人 兰陵县名人

一、个人简介

王鸿祯(1916.11.17-2010.7.17),男,出生于山东苍山,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90年代研究层序地层与古大陆再造,提出地球节律的普遍性和全球大陆基底构造单元划分与泛大陆聚散周期,形成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点断前进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曾任《古生物学报》、《地层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卷)编委会副主任等。代表作有《中国古地理图集》和《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等。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鸿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兰陵(苍山)

出生日期:1916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2010年7月17日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 建立四射珊瑚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

代表作品:《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中国古地理图集》

三、人物生平

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王鸿祯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父亲为前清秀才。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进入临沂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山东省立临沂中学)学习。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父亲去世,家境进一步衰落,王鸿祯随哥哥赴北平求学,由于对绘画的喜爱,一度就读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

1935年(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王鸿祯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洋大学三所名校,均被录取,最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地质学。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王鸿祯写的《评顾登堡著:地壳构造与大陆分布》一文,经高振西老师推荐在《地质论评》发表,成为他撰写和发表学术文章的起点。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王鸿祯参加了“湘黔滇步行团”,行程1600公里。沿途在原清华大学地学系系主任袁复礼教授指导下,观察地质现象和地层剖面,学习作记录、采标本等。期间王鸿祯陆续在《地质论评》上发表了《山脉之基底部分与基底山》(波勃诺夫著)、《地壳之格架状构造》(波勃诺夫著)、《大规模地壳构造之成因》(诺克著)等讨论大地构造的书评,较早地接触了全球构造的学术内容。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留校任教,曾担任普通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地形测量等多门课程的助教。同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协助主持昆明分会工作的孙云铸教授,积极组织学会活动。

1944年4月(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中国地质学会在贵阳召开第20届年会,王鸿祯被推荐为《地质论评》编辑,是12位编辑中最年轻的一位。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王鸿祯考取公费留英,11月进入剑桥大学,他带去了几百片骨骼构造保存极佳的珊瑚薄片和丰富的实际资料。大英博物馆研究六射珊瑚的H.D.托马斯(Thomas)博士对他进行四射珊瑚的研究起了启迪作用。

1947年6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王鸿祯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从骨骼微细构造观点论四射珊瑚分类》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1950)。这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珊瑚古生物界的注意。1947底,王鸿祯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副教授,讲授地史学,同时,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北平分会活动。

1949年12月,中国地质学会第25届年会分别在南京、北京两地举行。王鸿祯参与北京会区筹备工作,并在会上宣读了集体讨论后撰写的年会报告《地质学的新方向和新任务》(《地质论评》第15卷第1—3期,1950年)。

1950年王鸿祯晋升为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同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2年,调入北京地质学院工作,先后担任系主任(1952年)和副院长(1956年)等职。

1954年2月,协助李四光理事长筹备召开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1957年2月,与侯德封秘书长共同筹备召开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组织反映第一线工作的广大会员的意见和要求。同年4月,协助杨钟健、孙云铸教授等筹备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秘书长。

1961年,王鸿祯开设了“世界地质”新课,对欧美经典地区的地质新成果和大地构造理论,继续作了认真的探讨;对地层学领域的规范、理论及其与野外实践的结合,也进行了较系统的思考。

1980年,王鸿祯被任命为武汉地质学院院长,同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10年7月17日,王鸿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遗体告别仪式于7月2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

四、主要贡献

王鸿祯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将沉积相与构造背景相结合,区别不同的古地理格局与古构造框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区分了层序地层的不同级别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大地构造和全球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大陆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级别的节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地质学史方面,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共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等20余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

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

王鸿祯早年在英留学的博士论文,在四射珊瑚微细骨骼构造中,区别出层状和纤状两种结构的基本类型,并根据两种类型的消长演变,提出了全新的分类及演化关系。他接受了当时英国古生物界的种、属观点和严谨学风,只承认了为数有限的超科、科、亚科、属和亚属,而对其演化阶段和地理分布则作了全面的回顾。这就不仅在研究方法上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对古生代四射珊瑚群的演化作了系统的分析。王鸿祯在20世纪80年代,依靠青年助手陈建强等,改进制样技术,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开辟了新的观察领域,查明了大量属种的微细构造,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学术见解,基本上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据此提出了比较严密的全新分类体系,确认了逾800属和80科,成为集群绝灭和阶段划分及古地理分区的较坚实的基础。对骨骼构造最终单元的研究也为生物骨骼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上述主要认识的应用范围从四射珊瑚亚纲扩展到整个珊瑚纲及更广的范围。据此完成的专著《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提出以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

王鸿祯一向重视科学分类体系和工作方法。在地层分类方面,从地层工作的任务出发,主张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者是主要的,不同意平均对待各类地层分类的观点。作为现代的概念方法,王鸿祯强调事件地层学和构造地层学的重要意义(1989)。在地层分区方面,强调古地理轮廓和古构造格局的重要性,将构造活动论和复杂的大陆边缘区的概念引入分区的原则,在中国地层分区(1978)和亚洲地层分区(1979)中得到了体现。在沉积古地理方面,王鸿祯重视沉积相组合及其形成的构造条件和部位,从而把地层的沉积类型分为稳定、活动和过渡三种构造背景,与陆区、浅海区和较深海区三种宏观环境相对应,构成地层类型组合的分类体系。这种把沉积环境和构造部位结合起来的观点,在编著的《地史学教程》(1980)的总论中有较好的说明,也是王鸿祯编制古地理图的认识基础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王鸿祯根据这些较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校内外一批中青年地层、古地理工作者,综合研究了国内长期积累的区域地层沉积资料和一些专题研究的成果,编制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及说明书)》(1985)。这一本包括中元古代—第四纪的多图种的大型图集,以先进理论和方法,把古地理和古构造结合起来,把板块构造和历史构造结合起来,较好地反映了中国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变的历史,使这项成果能从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方面服务于沉积矿产及层控矿床的远景规划,出版后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和重视,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鸿祯还利用高等学校多学科的优势,组织和领导了地层、古生物、构造、岩石、煤田地质和石油地质等多学科的教师,协作完成了“中国南方沉积历史、构造特征及有关矿产成矿背景研究”项目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及其与能源和沉积矿产分布关系”项目,分别出版了《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9)和《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等专著,提出了对中国古大陆边缘演化的系统见解,探索了大陆边缘地质的研究途径。

1993年,王鸿祯组织了校内外五十余位成员,承担国家科委攀登附加项目“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层序地层的级别体系及其与各级天文周期的可能对应关系,为以自然节律为依据的新的地质时代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王鸿祯一向重视系统论观点,提倡学科交叉,扩展时空视野,探讨地球科学的根本理论问题,继“中国古地理”等项目之后,又通过层序地层项目的研究,将生物演化、沉积过程、地层发育和构造发展中的周期现象联系对比,从而扩展到岩浆活动史和地球化学演变史,进一步指出了地质作用过程的节律现象是地球演化的普遍规律。它们既是地球整体及其各圈层相互影响的普遍表现,又是地球星体在宇宙中与其他星系相互影响的综合反映。

提出中国及全球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其历史演化体系

王鸿祯一向重视大地构造学、特别是历史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早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就阅读和介绍过国外有关全球构造的著作,对“固定论”与“活动论”之间的大论战有所关注。50年代发表了《从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发展论中国东部构造分区》的论文(1955),20世纪70年代撰写了《大地构造与历史分析》和《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79)等论文,80年代发表了《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1981)、《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1982)、《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1982)、《中国构造发展史》(1986)等一系列论著,他以构造活动论的观点,提出了复杂的陆缘区和两个相对的陆缘区及其中间的对接带共同构成陆间区的概念(1981)。其后又提出两种地壳消减带的认识:①叠加消减带是弧、陆碰撞,陆缘增生;②对接消减带是最后海域消失,陆陆碰撞。1995年王鸿祯和莫宣学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召开在Episodes上合写的《中国构造发展纲要》是这些学术观点的一个纲要和总结。  

为了突出主体大陆与其周围岛群、岛弧构成的复杂陆缘区的从属关系,王鸿祯提出在地台区和地槽褶皱区之上,建立高一级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域(tectonicdomain)和亚构造域(tectonicsubdomain),提出了晋宁构造阶段和海西构造阶段的全球构造划分(1985)。王鸿祯受前苏联构造学派的影响,注意构造阶段的划分,注意地质历史中有机界同无机界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他根据历史的前进发展和分阶段发展的普遍概念,讨论了亚洲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并根据前寒武纪早、中期地球各圈层都经历明显的阶段变化,以及其在沉积、生物、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方面的表现,提出了全球构造发展的四大阶段(1981,1982),即陆核形成阶段、地台形成阶段、泛大陆形成阶段和泛大陆解体阶段。阶段的划分是以地球圈层的性质、成分的变化和地表的构造格局的重要变化为依据,指出板块构造主要出现于第三阶段,现代规模的板块运动可能限于第四阶段。还指出陆壳、洋壳、过渡壳的性质及幔源岩浆活动的类型等都受到发展阶段的制约,不能简单套用现今取得的数据与远古时期直接进行类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把构造分区的演变和构造阶段的转化结合起来,对中国的构造发展作了综合论述。同时又根据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和古构造资料,作出了不同时期的全球古大陆系列再造简图,逐步建立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构造发展的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

王鸿祯认为大地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史大地构造学,是各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构造格局的演变和动力学背景(过程)。他认为构造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稳定单元与活动单元之间的配置与转化。大陆地壳的主要部分是具有古老基底的稳定单元,而稳定单元中的基底与盖层的关系中,基底是控制盖层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前寒武纪基底及其转化为稳定的阶段时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他一向重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由于在地球早期史中,基本介质的量变和质变最为明显,阶段的划分及其前进发展也最具说服力,为了研究构造基底的基本格局,1948年他就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的对比作了回顾。1955年又对中国东部前寒武系基底的发育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方案。这是使用前苏联大地构造概念对中国进行构造分区的较早尝试。在元古代地层古地理和古构造方面,他组织一批中年骨干,依靠青年师生,开展了对华北、华南等地中、新元古界的系统研究,在区域地层对比、沉积古地理和构造古地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十余年间陆续发表了《中国震旦纪地层与古地理》(1978)、《中国晚元古代古构造与古地理》(1980)、《中国中、晚元古代地壳构造发展》(1980)、《中国中元古代以来的古地理发展》(1982)、《中国元古代主要构造单元及其边界性质的发展》(1984)、《论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时代及年代地层的划分》(1986)、《震旦纪构造格局与全球古大陆再造》(1987)、《中国元古宙古大陆边缘的构造发展》(1994)等论文。根据前寒武纪研究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前寒武系先行建立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议。在对元古代地层和构造格局进行综述时,指出了张裂构造和裂陷槽体系的重要意义(1984)。他提出以28亿年、18亿年和8亿年为时限,将前寒武纪地质按照地壳(岩石圈)的组构发展特征,分为相应的陆核形成、原地台形成和地台形成三大构造阶段(1985),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物质)的联系和统一。

在全球构造方面,王鸿祯提出了以构造域和大陆地台(陆台)为地壳构造单元的大陆聚散过程和以泛大陆周期出现为准的构造阶段,并以这个大陆动力发展轮廓作为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的重要基础。

王鸿祯提出,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和目标之一是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当前地学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试图建立地球演化的基本过程及其可能的动力学模式。王鸿祯认为地球的节律现象是地球动力学普遍规律的表现。地球演化的时空框架可以历史发展的阶段论和古大陆集散过程,即泛大陆周期概念作为初步的依据,运用多学科的综合协作,进行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并予以动力学的解释。王鸿祯以地球演化的突变论和阶段性“点断前进”(punctuatedprogressoin)说为主导思想,注意到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研究成果与生物古地理研究取得的格局认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而,联系一度流行的地球膨胀说,提出地球可能曾发生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的设想。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览了有关的全球古大陆再造系列图件,在探讨地球演化动力模式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王鸿祯的一个重要科学思想(思维)是坚持“阶段论”,提倡“激变论”(灾变论)。王鸿祯认为地球演化史的“阶段论”与“激变论”观点是不可分的。地球历史的发展服从量变引起质变的普遍规律,发展过程都是漫长的、相对平静的量变期与短暂的、急剧变革的质变期相互交替出现的。每一次质变都使事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过程。这就是王鸿祯长期倡导的“阶段论”。阶段论的基本点:①阵发性(episodicity)。没有阵发性,就无法鉴别“事件”并把它们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②周期性(periodicity),③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或前进性(progressiveness)。每一新的阶段都代表事物发展的高一级的进程,这和简单的周期说或旋回说有所区别,阶段的发展是普遍的规律。他还认为,研究地球星体天文史的末期和地质史的初期的物质状态和组构特征,结合地球深部过程、热历史分析和天体化学等研究,探讨和验证地球阶段性非对称有限膨胀假说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地球起源假说,应是可行途径。1997年王鸿祯发表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文集第一卷的《泛大陆周期、地球节律与可能的地球膨胀》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出版《中国古地理图集》

王鸿祯的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他组织多个地质单位不同学科的地质学人共同完成,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古地理图集》是八开本,共含图版143版,中文说明书85页,英文说明书28页,附录25页,包含构造古地理、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和岩浆岩分区等多个图种,覆盖自元古宙直到第四纪的漫长时期。《中国古地理图集》内容是按构造阶段排序,每个阶段都以构造格架图为首,最后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则是构造发展的历史总结。

1986年,王鸿祯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1989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15届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主编了《中国地质学简史》(英文,1989)、《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1990)、《东西方地质学术思想的交流》(英文,1991)、《中外地质科学交流史》(1992)、《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回顾》(1995)、《中国地质学科的发展》(英文,1996)及《比较行星学地质教育地质学史》(英文,1997)等专著和和文集。1999年,出版了《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文集。王鸿祯一贯主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地学思想,更要研究近现代学科史和学术思想史,研讨学术发展的独特规律,追溯学术上的本末和源流,判别得失,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王鸿祯在地质学史方面主编的几本英文专著,分别在第28届(1989)和第30届(1996)国际地质大会、第15届(1990)国际地质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上展出和散发,受到普遍的好评,认为是“东西方地学思想交流的重要文献”。他在地质学史研究会工作中,广泛依靠各学科的地质学家和有关学者,从1989年起,坚持“一年一会,一年一书”,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991年王鸿祯当选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外地质科学史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鸿祯从教60多年以来,忠于教育事业,富有献身和开拓精神,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培养人才十分重视“德才兼备,不拘一格”,培养了几代地质人才,相当一部分已成为中国地质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或走上领导岗位,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鸿祯共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等20余部,其中近140篇论文和绝大部分论著是1978年以后完成。

专著

期刊

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五、社会任职

1947年-1950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

1950年-1952年,北京大学秘书长,地质系教授

1952年-1953年,中国地质学会第27-28届理事兼书记

1952年-1954年,中国地质学会书记

1952年-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系主任

1953年-1954年,中国古生物学会书记

1954年-1957年,第29—30届常务理事

1956年-1957年,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

1956年-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

1980年-1983年,武汉地质学院院长

1983年-1987年,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院教授

1984年-1989年,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1989年-1993年,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

1939年-1945年,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地质系助教,研究助教

1980年-1984年,《地球科学》主编

1980年-1987年,《构造地质论丛》主编

1987年-1990年,《现代地质》主编

1993年-2001年,《地学前缘》主编

六、人物评价

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王鸿祯院士在学术上精益求精,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讲团结,讲和谐,待人以善,克己以严。他那种克己奉公、勤于行政的高贵品质,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科学精神,善以待人、提携青年的优良作风,永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王鸿祯正是以他无比宽阔的胸怀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不断完善着自己,也在不断地展示着他人生的完美。

地质作家常江:渐远杏坛老凤声,文风严正,不愧地界宗师,国学榜样,顿飞教苑苍山泪,薪火传承,且看林中桃李,海底珊瑚。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