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观照片

刘大观

刘大观个人资料:刘大观(1753~1834),字正孚,号松岚,山东临清州邱县(今属河北)人。山左临清州(今属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邱城人,乾隆丁酉拔贡。初仕广西永福县令,署理象州、马平、贺县,调补天保。丁忧,服阙,先委治承德,旋补开原县知县,升宁远州知州,捐任山西河东兵备道,兼管山、陕、河南三省盐务,二署山西布政使。罢……
资料更新时间:2025-03-14 02:32:49

一、个人简介

刘大观(1753~1834),字正孚,号松岚,山东临清州邱县(今属河北)人。山左临清州(今属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邱城人,乾隆丁酉拔贡。初仕广西永福县令,署理象州、马平、贺县,调补天保。丁忧,服阙,先委治承德,旋补开原县知县,升宁远州知州,捐任山西河东兵备道,兼管山、陕、河南三省盐务,二署山西布政使。罢官后,寓居怀庆府,直至终老王屋山,得寿八十有二。工诗善书,萧闲刻峭,卓然自立。他是当时辽东地区最著名的诗人之一、高密诗派的中坚人物。乾嘉时期著名文人,为官有政声。著有《玉磬山房诗集》十三卷,《文集》四卷。其生平事迹,坊间诸书或有讹阙,故缀此小文。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大观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省邯郸市

出生日期:1753

逝世日期:1834

职业:诗人

代表作品:示弟松溪

三、个人履历

据民国六年刘青溪等续纂之《邱县刘氏族谱》卷一,刘大观一世祖彦实,明初由山东莱州府潍县徙东昌府邱县,为迁邱始祖。二世至十一世祖,依次为刚、庆、宪、三聘、韶、嘉祯、尔浚、中鳌、世宠、若敞。高祖秉义,例贡生。祖士缙,雍正十三年拔贡,知贵州天柱、四川荣经等县事。父曰燮,监生,广东新会、安徽休宁县丞,安徽桐城、泾县知县。兄大程,弟大夏、大均、大雅,五人皆同父异母。大均于道光二年至四年任直隶遵化州丰润令。

刘大观一生,大致可划为五个时期。(一)出仕之前。据民国《邱县刘氏族谱》卷四,刘大观生于乾隆十八年四月初五日(1753年5月7日)戌时。其二十六岁前,乃里居读书应举时期。可识者,二十二年九月初一日,生母姚氏卒。二十七年,游粤东。三十六年,客吴门。四十二年,受知于山东学政钱载,为拔贡生。(二)初宰粤西。四十三年(1778)五月,廷试列一等,拣发广西以知县试用。署柳州府融县令,补桂林府永福令。尝署柳州府首县马平令、象州知州、平乐府贺县令。四十八年秋,调补镇安府首县天保令。五十三年,尝摄府篆。五十四年六月二十八日,继母陈氏卒,是冬丁忧离职。五十七年三月二十日,父曰燮卒。浪游江浙。(三)继牧宁远。乾隆五十九年(1794)服阕,冬抵沈阳,旋署盛京附郭承德令。六十年五月,补开原令。嘉庆元年(1796)春,升宁远知州。六年,遵工赈例,捐升道员。八年,离任候选,冬客扬州。九年,遵衡工例,加捐过班;游江浙。十年十二月,以道员分发湖北,具折请训,补授山西河东兵备道。(四)观察河东。嘉庆十一年(1806)二月初二日,接河东道印,旋兼管晋、陕、豫三省盐务。同年九月十八日,署山西布政使,十一月回原任。十四年冬,再署山西布政使。十五年正月,上疏劾前任山西巡抚初彭龄。二月二十六日,嘉庆帝降谕:初彭龄以四品京官补用,刘大观照部议革职。十六年三月,迎銮五台山,赏通判衔。(五)退居怀庆。嘉庆十六年五月,携家客河南怀庆府城。十八年,掌怀庆府覃怀书院讲席;应怀庆府济源令何荇芳请,主纂《济源县志》。据其覃怀书院弟子李棠阶《李文清公日记》道光十四年五月初一日条,刘大观卒于道光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1834年5月1日),享年八十二岁。

四、个人作品

示弟松溪

须发已如此,年来犹听荧。纷华战胸中,夫子何时胜?

缅怀古君子,心地澄如镜。日月有亏盈,身世坦然听。或鸣绿绮琴,时作青山咏。岂以鸾鹤姿,而与群鸡竞?

寄松溪弟

江水九月清,江云一片白。自挂秋帆去,犹是中途客。

我怀正绵邈,禽声复格磔。孤琴时一弹,空斋少人迹。

东昌舟次,寄兄

节候几更移,多年嗟远离。最难遣愁处,将欲到家时。

问友多新墓,看花少故枝。只余归舫月,未改旧丰姿。

寄妹

缆解石矶头,年年动远愁。江声汉阳夜,鸿影太原秋。离合自有数,行踪难预筹。谁能乞神禹?辽水向西流。

哀吾女

哀吾女,生而慧。髻作丫,才七岁。

古圣贤书与之读,背诵朗朗勇而锐。

十一十二针线巧,任精任粗无壅滞。

问以书中规训词,聪明男子所不逮。

行年过二十,始为择佳婿。翩翩韦家郎,实出旧门第。

当其婿家奠雁时,闺阁名姝皆凝睇。

庙见初行礼,乾隆甲寅岁。

祖公祖婆笑以嬉,谓是吾家两株桂。

明年婿有疾,百药胥无济。

孟贲力大挽不回,永与家人挥别袂。

婿已死,女焉逝。裂我肝肠致一词,委曲婉转作归计。

归见爷娘固可乐,辛酸时复双扉闭。

二竖何不仁?乘机以为厉。

枯瘠如柴羸不支,渐有朝夕不保势。

月月来,成常例。医者用药有微功,暂寄此身于人世。

哀哉痛哉吁天帝,肯恕此儿十牛祭。

寄雪浦三兄

乌帽走黄尘,将成半百人。荣华久已澹,骨肉老弥亲。

貌似白头鸟,心如赪尾鳞。莫辞驱瘦马,来醉海边春。

读书夜半,忽寒嗽,闺中人以烧春菘齑暖我胃膈,置书于案,援毫作诗,用答美意

百事不挂心,一编难放手。书中有嘉味,妙于秋畦韭。

今日送客行,促膝怅无偶。用书为偶之,不觉坐来久。

坐久阴寒重,肺膈生稂莠。书味沁吾腹,嗽音发吾口。

岂以一嗽微,令书任其咎?譬如寒家女,机杼常相守。

譬如田舍翁,魂梦依畎亩。缥缃留蠹余,空斋作老友。

方将依为命,那忍抛而走?愈嗽乃愈读,愈读味弥厚。

孑孑牧牛子,中年得美妇。蹙蹙狭水麟,悠然脱敝苟。

此时读书乐,类彼十之九。闺阁例姑息,劳之以美酒。

书与酒交战,遁入逋逃薮。此举虽造次,厥意不可负。

起视醉中天,寒光丽牛斗。更酌酒数卮,化为诗一首。

年五十六始举一子

举子胜迁官,亲疏共一欢。迟来弥足贵,老去乃知难。

问乳趋床侧,擎珠视掌端。啼声入醉耳,星斗夜漫漫。

未负鹾城印,于今有宦囊。驰书报桑梓,闻客咏圭璋。

镜雪由栖发,愁城不筑肠。庖人具蔬豆,食粥亦馨香。

卢生祠题壁

胶胶扰扰乱知闻,走脱元珠起世纷。

万柄戈铤森鬼国,一城烟雾失天君。

航由意造樯虞断,焰自心生玉恐焚。

破枕揶揄者男子,状元宰相大将军。

赠内

察寒问热家庭好,洗臼鸣砧岁月闲。

往事浑如春梦醒,浮生老逐倦云还。

菘心菽乳唐虞味,雨郭烟村董巨山。

黄雪满堂人献寿,玉壶春色染朱颜。

先太淑人忌日

吾母一儿今老矣,麻衣如雪忆髫年。

常逢母忌倾儿泪,犹记儿时受母鞭。

鞭痛儿身心不痛,儿身不痛倍凄然。

况儿拜后无人拜,不孝真真辱九泉。

挽妹婿李平山二首

作宰同时出帝京,浙江东去粤西行。

帆回桂管人如旧,潮听钱唐夜有声。

共以中年衣獬豸,期将峻节拟峥嵘。

北禽铩羽南星落,薤露歌残白发生。

其二

韩康迹渺药难求,女弟书来诉病由。

虫鼠共嗟肝与臂,悲伤忽觉夏如秋。

铭旌粉字魂千里,孝子麻衣雪一舟。

水咽瞿塘兼夜雨,苍岩红树泪交流。

寄五弟

十兄栖异乡,四兄滞穷宦。五弟有书来,冬衣不能办。

饥肠出苦语,老泪濡衰面。爱尔心如割,兄愁尔不见。

昔在鹾城时,尔年当弱冠。有书视如仇,几欲焚笔砚。

人誉则心喜,人规则颜变。声色溺性灵,时光脱弩箭。

择淑攀旧族,合卺居前院。冀以窈窕姿,助夫趋于善。

老兄心独苦,阿弟殊轻慢。又为计终身,何以为衣膳?

纳资求薄禄,兄俸损一半。是时兄上书,妄鸣折羽翰。

胆碎及妻孥,怀忧到亲串。尔游金马门,鲜衣雄顾盼。

朝醉梨园酒,暮牵青楼幔。只识寻欢娱,却忘兄有难。

愚哉复愚哉,言之发悲叹。叹尔书未读,骨肉寻常看。

读书义理明,自使肝肠换。及兄居河北,贫似空巢燕。

凄凉无一雏,郁郁衔花片。暮境怅蹉跎,冲襟犹浩瀚。

岂以岁寒心?而被浮云乱。四弟比五弟,癫狂杂迂狷。

六年济民场,孤舟泊古岸。忍饥坐晚衙,数米营朝爨。

因能历诸苦,才得博一荐。脚根犹未定,如花之有瓣。

只可吟春草,何堪索官绢?烧烛写报书,裁诗寓讽谏。

期尔绕指柔,更买精金炼。

训侄诗

尔为尔父晚生子,总角提携望长成。

惨恻楼西分手处,凄凉泪满托孤情。

夙言终食难为弟,两嫂同孀敢负兄。

为尔择师心独苦,老夫先尔拜先生。

浴孙

曾孙名衍庆,稚齿小形躯。香汤一浴之,拍拍如鸥凫。

初试胆犹怯,徐焉乃舒舒。或坐或复起,夷然不受拘。

吾窥其气岸,昂昂赤水驹。他日展霜蹄,定能効驰驱。

险途多乱石,须知慎所趋。一蹶不复振,切勿学老夫。

清明后一日,酹先室王恭人墓

结发如蓼虫,共识心中苦。别我二十年,遗兹数尺土。

属纩在何地?吴门泣春雨。埋骨在何时?客居怀庆府。

二十年中事,酸凄不可数。两女君所生,茕茕恃一父。

伉俪托高门,英姿快一睹。方期云边翼,引掖闺中羽。

谁谓绮龄促?形骸毕朽腐。逝者已冥冥,存者但踽踽。

中馈岂无主?侧室亦有辅。至竟琼瑶碎,瑚琏未足补。

暮景来催人,元丝化霜缕。卮醴奠糟糠,双鸠唳村坞。

哭长兄雪浦先生

别兄逾九载,酸凄梦魂中。开缄读家信,奄忽命其终。

出门睨兄貌,光泽与昔同。健亦安可恃,遂复隔音容。

理遣固难裁,情伤安有穷?缱绻霞中翼,催折天际风。

逝者影不留,存者何恫恫!盖棺临未及,设位泣遥空。

泣已还自悲,皓发已成翁。尘缘络吾体,家事劳吾躬。

节劳惜余年,敢为愁所攻。

悼女

老泪将欲枯,还复洒于汝。汝身秋叶轻,茫茫赴何许?

汝非吾家儿,奚以我为父?既以我为父,当知审所处。

何以掌中珠?倏化云边羽。天阊忧无际,宁闻下界语?

呼号徒空然,酸恻亦何补?夭殇忌久留,送汝归黄土。

前母王恭人,已作松楸主。汝去身不孤,游魂谁敢侮?

烦恼出慈爱,怜恤生愁苦。拏姑与润娘,文章泣千古。

示侄维峻

尔父病深时,属余以后事。握手奚所云?大率妻子计。

恻恻伤我心,泪落不能制。再见复何时?肝膈生芒刺。

我到怀州来,尔父旋弃世。我言焉敢食?迎尔全家至。

尔母与生母,女兄及女弟。寒暄疾病间,我忧靡不备。

天伦骨肉情,岂忍涉浮伪?尔妹齿犹稚,尔姊已有壻。

仕族能读书,琴瑟无乖戾。尔母年已衰,爱女心独细。

推爱于甥孙,殷勤受劳累。积劳不可支,纩属双眸闭。

举室有哭声,岁时为家祭。孑孑尔生母,凄凄抱忧悸。

焚香拜祖宗,望尔取科第。对我作欢娱,避我垂涕泗。

我发久垂白,气馁精神敝。平生无宦囊,惟余书几笥。

望尔振家声,嚼碎书中字。勿负老人言,勉作青云器。

示孙履泰

尔本吾兄孙,今为吾子子。家庭骨肉间,有何分彼此?

我无昏夜金,藏之以授尔。西乡二顷田,养家承祭祀。

复有千卷书,嵸巃若山峙。书中有膏腴,尤非田可比。

分书与尔读,冀尔索深旨。身将何以修?志将何以矢?

福将何以载?泰将何以履?孝弟为根源,忠信作纲纪。

小学与大学,贯之以一理。尔勿负我心,吁嗟吾老矣。

悼亡四首

亡者,为吾侍姬邵氏也。姬,长洲人,性敏悟,能曲体吾意,吾与老妻皆爱怜之。素无疾,偶得寒症,三日而逝,道光元年(1821)二月十九日也。为诗以悼之。

我看青山到几层,归来尔骨已成冰。

膏腴莫疗医辞去,枕簟空存唤不应。

吟遍春花都有恨,割将慧剑竟谁能?

最愁檐鸟双栖后,婢入西楼上晚灯。

知识过人多不寿,岂能长久在人间?

空帏惨目无留影,尽室伤心有泪颜。

大药难回修短数,慧心应彻死生关。

桃花万树三河口,待尔逍遥望碧山。

朝云墓湿桄榔雨,海外苍凉忆大苏。

在昔多情仍缱绻,于今入梦亦模糊。

名葩忽漫随流水,大妇犹怜况老夫?

百样春声听不得,楼头更有夜啼乌。

已闭双眸绝六根,春风勿厉少年魂。

清娱玉质何时软?樊素衣香不复温。

傍砌愁看断肠草,伤怀旧举酹花樽。

只余一事差堪慰,丧子今犹有继孙。

寄内

仕版浮踪化作烟,又襄予季理冰弦。

梦君围着小儿女,此是家庭极乐天。

仲春二十八日,小儿“七十子”岁满三周,举家欢乐,作长句二十六韵,示吾室张恭人。儿名“维嵚”,以予年七十,始生此子,故以为乳名

花以晚开固可喜,子以后结尤足贵。

当其未结未开时,尔我共知酸苦味。

朝梳短发怅偃蹇,暮握白髯悲顦顇。

寂寂空巢无一雏,尔尝背我濡双泪。

我心自知不忍言,奴婢还复为之讳。

门户凄凉吾哀矣,中心如捣恒忧碎。

小妇晚来家姓李,肝肠坦坦无轩轾。

嫁时唯着村舍衣,头上焉知横珠翠?

过门五载无消息,抚时更短衰翁气。

行年倏到六十九,春树一枝吐芳卉。

宾筵不赋弄璋诗,婚嫁惟添暮年累。

尔则嬉嬉出后堂,温言软语来安慰。

李姬寡言多厚福,应有麒麟从天坠。

心田种德况有君,得瓜得豆理不昧。

迟早有时定须来,鬼神有知天岂醉?

吉祥语出巾帼里,姑且付之于游戏。

孰知所言竟不食,手握《毛诗》吟诞寘。

宾客轮蹄深巷满,太守未归将军至。

既以矍铄誉颓慵,更以英明夸幼稚。

是时合家改颜色,鞠跽敛衽谢天地。

嫡焚海外旃檀香,庶洗佛前瓶钵器。

灶妪江南流落人,抑且扬扬快其意。

儿生忽已届三年,堂中拜舞膝前侍。

小手初操戏剧戈,濡毫便写龙蛇字。

试问夫人乐不乐?晚年有此欢娱事。

夫人手拍抱中儿,此是君家“七十二”。

与恭人游缥缈阁,“七十子”随行

皓发鬅鬙染翠烟,山林眷属两悠然。

机投妙理心如镜,案举青云骨欲仙。

暇逸与君酬夙约,奔驰随我已多年。

慧儿还助游遨兴,手握丹霞献母前。

刘大观的三弟大夏,袁氏出。字禹声,号松溪。年十六入庠生,而秀朗颖悟绝伦。六岁读《毛诗》,日诵七百余字。年未弱冠,补弟子员,丰神奕奕,对之如珠玉。善小楷,又能书擗窠大字,咸目为玉堂金马人物。而享年不永,惜哉!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七月二十四日辰时,卒于乾隆五十年(1785)六月初八日卯时,享年二十五岁。配李氏,陶山生员声和公女,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十月初三日吉时生,卒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五月二十日吉时,享年二十四岁。

绿绮:古琴名。傅玄《琴赋序》:“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王有鸣琴曰绕梁,中世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后用为琴的代称。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东昌:今山东省聊城市。

刘大程(1743—1819),字翼云,号雪浦,举孝廉方正,未出仕。著有《半舫诗文集》若干卷、《炳烛随抄》若干卷、《汉魏六朝唐宋元明历代诗选》若干卷,藏稿于家,未及板行,以痰疾辞世。

嘉庆本,此句为“悦我心,才几岁”。

嘉庆本此处为“以我诗”。

嘉庆本,此处为“古圣人”。

韦家郎:指刘大观的次女婿,安徽芜湖县、原任贵州布政使司约轩公长孙、张家湾通判韦公男,太学生,韦宝善。

嘉庆本,此处为“闰秀人人”。

乾隆甲寅岁: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嘉庆本,此处为“全”。

孟贲:战国时勇士。

二竖:《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后因以“二竖”称病魔。竖,小孩。陈弘绪《与杨维节书》:“而贱恙,犹未见有霍然之势,甚矣二竖之顽也!”

嘉庆本,此处为“大”。

乌帽:黑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简称乌纱。

澹:安静。

道光本,刘大观将此诗删去。

道光本,刘大观将此诗删去。此时刘大观所生之子,乃其簉室邵氏所生,取名“禹都”,少亡。

桑梓: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见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用作故乡的代称。

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黄粱梦。北宋王安石曾写下这样咏黄粱梦的诗句:“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自有一番感叹。

黄雪:黄色的雪。比喻黄色的花。宋杨万里《病中七夕》诗:“蝉度清歌侑溪柳,花吹黄雪洒宫槐。”

刘大观自注:“是时,腊梅盛开。”

淑人:宋徽宗时所定命妇封号,在夫人之下,硕人之上。封尚书以上官未至执政者之妻。明清为三品官之妻的封号。如封给母及祖母,称太淑人。清又以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忌日: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古时每逢这一天,家人忌饮酒作乐,所以叫“忌日”,也叫“忌辰”。《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又,已死父母的生日叫“生忌”。

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借指童年。《后汉书·优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

大雅,朱氏出。字扶轮,号竹泉。行五,监生。山西候补布政司库大使。乾隆五十五年(1790)六月十五日辰时生。配张氏,平原县。辛卯(乾隆三十六年,1771)山东解元、原任河南温县知县汝安公女,乾隆五十六年(1791)二月十五日吉时生。副室范氏。生女一,无子。

刘十,刘大观的自称,其有“刘十”篆章。

刘大观的四弟刘大均,陈氏(1748—1789)出。字平宇,号春帆,行四,附贡。生前任长芦济民场盐课大使,保举县令,署满城县知县。光绪《丰润县志》卷二《职官·知县》:“刘大均,山东邱县附贡,道光二年任。傅以纳,湖北江夏县人。由议叙加捐,道光四年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初七日未时生。配庄氏,广东鹤山县举人、时任天津分司运同栗公三女,乾隆四十三年(1778)三月十九子时生。副室于氏。独子维四,生女二。维四,字范之。嘉庆七年(1802)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生。

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合卺:古代结婚仪式之一。后称结婚为“合卺”。

青楼:指妓院。李白《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诗:“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迂:迂腐。(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

狷:狷介,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爨:烧火煮饭。

侄:指刘大观的堂兄大鹏(1741—1808)独子维峻,字承宗,号石岩,嘉庆六年(1801)二月二十日亥时生,时大鹏62岁。大鹏亡时,维峻年仅8岁。

总角:指童年时代。

两嫂:指大鹏的继配王氏、副配即维峻的生母陈氏。

敢:不敢、岂敢的省词。《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以速官谤。”

衍庆:刘大观嗣孙履泰之子。

一蹶不振。《说苑·谈丛》:“一蹶之故,却足不行。”谓摔了一跤不敢再走路。后用作比喻一受挫折,再不能振作。

王:刘大观的原配王氏。

1794年2月15日巳时,刘大观的原配王氏卒,享年42岁。

埋骨在何时:1818年秋七月。

茕茕: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踽踽: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瑚琏: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礼器。用以比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

晋昌《戎旃遣兴草》卷二《和松岚刘刺史悼女原韵,即以寄慰》诗云:“父母相依几十春,膝前那可丧斯人?柏舟自誓心无愧,泉壤谁怜命不辰?何处还寻隔世愿?此生原少百年身。掌珠已堕肝肠裂,骨肉情深定有因。”“鸾分凤拆负青春,天意应怜薄命人。何事能消离别恨?娇花易度艳阳辰。莫愁寂寞归来日,要慰林泉老去身。寄语风流贤刺史,好收双泪认前因。”

刘大观自注:“韩昌黎女拏有圹铭,并有诗云:‘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陆放翁女润《墓志》云:‘予痛甚!洒泪棺衾间,曰:以是送吾女者。闻者皆恸哭。’”

维峻,刘大观堂兄大鹏之独子。字承宗,号石岩,嘉庆六年(1801)二月二十日亥时生。配张氏,陶山镏家堡善政公女,嘉庆六年(1801)四月二十日戌时生,见后。

指刘大观堂兄大鹏。字志南,号摩云、增生、川运,例捐从九品,未出仕。性豪爽,喜挥霍,处乡党间,常为人排解纠纷,无不推服者。又喜游遨于两粤(广东、广西)、余杭姑苏,得山水倩丽处,辄呼朋聚饮,或至累日。吴越间悉称摩云先生,为旷达之士。乾隆六年(1741)五月二十二日亥时生,卒于嘉庆十三年(1808)十二月十九日辰时,享年70岁。

尔母:指大鹏继配王氏,曲周县庠生鸿飞公女,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十月十五日丑时,卒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一日寅时,享年74岁。大鹏元配徐氏,翟孝楼庠生挹兹公次女,生于乾隆五年(1740)某月某日,卒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一月十八日,享年21岁。

生母:指大鹏副配陈氏,廪膳生陈凤翥女。

女兄:即姐姐。适河南修武县甲辰(1784)科进士、原任广东盐运使司雍北赵公五男。

女弟:即妹妹。适处未详。

壻:同“婿”。

女:同“汝”,你。

纩属:即属纩。用新绵置临死的人鼻前,验其是否断气。《礼记·丧大记》:“疾病,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郑玄注:“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鼻之上以为候。”后因以为疾病临危的代称。如:属纩之际。

履泰:乃大观的长兄大程(雪浦)的长子维镛的次子,出继给早年刘大观的少亡子禹都。配张氏。生子二:衍庆、衍福。

嵸巃:即“巃嵸”。高耸貌。

孝弟:亦作“孝悌”。儒家伦理思想。《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朱熹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刘大观自注:“三河口为余异日埋骨处。”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赵礼庄附近。

桄榔:常绿乔木,羽状复叶,肉穗花序,果实倒圆锥形,有辣味。产在热带地方。茎中的髓可以制淀粉,叶柄的纤维可制绳。

大妇:旧时称正妻为“大妇”,妾为“小妇”。指刘大观元配王氏病逝三年后,继配的张氏。

六根:佛教指眼、耳、鼻、舌、身意,认为这六者是罪孽的根源。

樊素:樊素、小蛮,唐白居易之二妾名。白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丧子:指刘大观的早年夭折子禹都,为邵氏所出。

继孙:指刘大观的早丧子禹都的嗣子履泰,已先后育有衍庆、衍福二子。

《清诗纪事·乾隆朝卷》第7078页,不仅此诗题为《‘七十子’岁满三周,得长句示内》,而且只有“儿生忽已届三年,堂中拜舞膝前侍。小手初操戏剧戈,濡毫便写龙蛇字。试问夫人乐不乐?晚年有此欢娱事。夫人手拍抱中儿,此是君家七十二。”篇尾具:“潘焕龙《卧园诗话》:‘山左刘松岚(大观)先生掌覃怀书院,年七十始得子,七十二又生一子,有《七十子岁满三周,得长句示内》云’。”

弄璋:璋,一种玉器。《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郑玄笺:“男子而玩以璋者,欲其比德焉。”意谓儿子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后因称生男为“弄璋”。白居易《崔侍御以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弄璋诗句多才思,愁煞无儿老邓攸。”

《毛诗》:《诗》古文学派。相传为西汉初毛亨和毛苌所传。据称其学出自孔子弟子子夏。《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东汉时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等都治《毛诗》。郑玄曾为作《笺》。魏晋以后,今文三家诗散亡或无传者,《毛诗》独盛。至唐孔颖达定《五经正义》,《诗》取毛、郑,更为后世所宗尚。宋代始有人怀疑出于子夏之说是伪托。清儒治《毛诗》的颇多,以陈奂《诗毛氏传疏》较为详备。

诞:荒诞,不合情理。

寘:放置。

跽:上身挺直,双膝着地。

刘大观自注:“次子维崎,乳名‘七十二’。”1824年,甲申,道光四年,时年72岁的大观,又喜添子,取名“维崎”。维崎,字小松。亦系李氏出。

鬅鬙:头发散乱的样子。

刘大观自注:“恭人云:‘远山近水、村落桑麻,都在目前。到此来,万虑皆空。’”

刘大观自注:“是时,榴花盛开。”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