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名人 广安市名人 广安区名人
秦炳(1882—1911),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龙台老街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先后在四川、云南、香港、广东等地谋划革命。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时不幸中弹牺牲。
中文名:秦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广安县
出生日期:1883年
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
职业:革命家
毕业院校:紫荇书院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黄花岗起义、为中华民国建国捐躯
秦炳,1883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龙台寺,现(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秦炳幼年上私塾时即聪敏好学,习作超人。稍长,进拳击、剑术,撰有“大地龙蛇堪起舞,普天夷狄应伐诛”的对联。继后,至紫荇书院(即紫金精舍)就读。在书院,他听说州盐务局及盐务巡防营勒索民财,义愤填膺,总想寻机泄愤。一天,新盐务官上任,当局演戏接风,秦炳趁盐务局无人看守,邀郑某等三人闯入,砸碎玻窗后离去。次日,盐官到书院追究,山长推说不知何人所为,秦炳遂得免。
不久,秦炳离书院,入顺庆府联合中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与伍安全同入四川陆军弁目队,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随即参加余英、谢奉琦、熊克武等在杜甫草堂召开的有关会议,商讨在成都、泸州、叙府发动起义事宜。后,三地起义或失败,或因故未举。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秦炳回广安,入孝义会(袍哥组织),受聘为石笋乡小学堂体育教习,并将党人王晓澄荐至学校任教。其后,秦炳与中国同盟会会员、孝义会中坚分头联络大竹、渠县及州境三溪、代市、花桥等场镇的孝义会和哥老会,并在其成员中发动反清。为弥补活动经费,秦炳拿出了薪水,典当了部分家产。经数月,争取到与党人接近的哥老会、孝义会群众达四五百人,发展中国同盟会会员200余人。同年十一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满清政府令各地百姓戴孝,严禁穿红着绿,秦炳偏穿花袍褂,戴红顶瓜皮帽。亲友劝阻他,他说:“可惜我还没来得及取彼等首级。你们要壮起胆来,怕他则甚!”
1909年(宣统元年)初,秦炳与外籍革命党人熊克武、余英、曾省斋等商定在广安发动起义,夺取盐务巡防营库存的数百支枪,建立一支由中国同盟会领导的武装力量,以便开展较大规模的武装斗争。起义初定元宵节,后因故改在夏历二月初十日。这月初,秦岳婶病故,他在所送祭幛中将落款时日尽收眼底为“时值大汉元年二月某某日”,并向所有吊丧的人宣传推翻清廷,建立民国。
广安起义失败后,秦炳经顺庆、成都、峨眉,走井研。同年夏历五月中旬,又去荣昌与方冲、但懋辛等密谋嘉定(乐山)起义。事败,秦炳因清廷查缉甚严,乃去昆明,入新军。
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
1910年(宣统二年)夏历十一月,秦炳得熊克武通知去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次年夏历三月,秦炳由昆明经缅甸、越南、香港,二十五日到达广州,隐蔽于川籍革命党人的掩蔽所—市内莲塘街吴公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许,起义爆发。秦炳与其他川籍革命党人从后门入督署,与警卫清军拚杀。攻至侧前门,与广东同志数十人会合后,便直奔督练公所。至莲塘街北口,与清廷水师遭遇,战至深夜,因寡不敌众,队伍被冲散,接着又与巡警队遭遇。混战中,秦炳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后礼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