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左照片

梁左

梁左个人资料:梁左,1957年9月3日生于中国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早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上世纪90年代初与英达一同创作了大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创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他一生创作了众多广受好评的喜剧作品。1976年中学毕业后于北京平谷县农村插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16 14:56:35

北京市名人

一、个人简介

梁左,1957年9月3日生于中国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早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上世纪90年代初与英达一同创作了大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创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他一生创作了众多广受好评的喜剧作品。1976年中学毕业后于北京平谷县农村插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国家教育部任职。198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任教,教授汉语。1991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梁左从事喜剧事业,工作态度非常认真。他的这种孜孜不倦的勤奋和努力透支了自己的健康。2001年5月19日凌晨梁左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终年仅44岁。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梁左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7年9月3日

逝世日期:2001年5月19日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我爱我家》

星座:处女座

三、人物经历

梁左上小学时就开始发表文章,诗、歌词、大鼓、快板等众多题材都写过。20世纪70年代初,梁左在平谷插过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过短篇小说。

1986年,面临事业瓶颈的姜昆,来找梁左母亲谌容求教,遇到了梁左,也看到了他刚写的小说《虎口遐想》,在姜昆的劝说下,梁左把小说改编成了同名相声,由姜昆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

1988年12月31日,与姜昆联合创作的相声《特大新闻》在中央电视台《难忘1988》元旦文艺晚会播出。

其间他与姜昆一同创作了《电梯奇遇》。

1990年,创作了讽刺相声《小偷公司》。

1993年7月1日,由梁左担任总编剧和总文学师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首播,该剧是中国首部情景喜剧。

他自编自导的情景喜剧《临时家庭》;而以风趣的调侃为特点的喜剧《一手托两家》则是梁左在喜剧事业上的又一次探索;《闲人马大姐》则是他生前最后一部力作。

曾在北京平谷插队,这段日子被他写成小说《太平庄旧事》。返城后,梁左先是在教育部工作,对机关生活十分熟悉,后来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临终前,他的身份是北京语言学院的老师。

《二姨》。

梁左曾经给姜昆写过相声剧《明春曲》,他给梁天最后写的《有人爱没人疼》至今没有播出。

梁左的小说《侦破爱情》和《电影厂的招待所》。写过《我们死了以后会怎样》。

四、个人生活

家庭

梁左的父亲范荣康(原名梁达),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母亲谌容(原名谌德容),作家,《人到中年》是其代表作。弟弟梁天是喜剧演员。妹妹梁欢是一名编剧。

梁左死后,其好友、作家王朔为其写了悼词。其母谌容委托王朔整理、主编了一本收录梁左的相声、小品、情景喜剧及电视喜剧作品摘录的《笑忘书——梁左作品选》,其中还不乏一些,未曾发表过的的小说、纪实文学和散文随笔。

梁左好吃,鸡汤翅、沙锅鱼头、炖老母鸡是他的最爱。没人请就自己掏钱“做个小东”。遇到这几样东西,他都要吃两轮,先跟大家吃一气,待大家放下筷子,他就叫毛巾,摘眼镜擦汗,让服务员添汤、端到他跟前来,仔细拣着、一根骨头不拉搁嘴里过一遍,然后灌汤。

他最后一夜自己在三里屯酒吧街转了两小时;10点左右给他一个在云南的朋友打过电话,说他父亲丧事的事;之后去了一个朋友的酒吧,想跟人聊天,可是所有人都在聊,他没能参加进去;凌晨4点去了“佰金瀚”桑拿,有朋友看见他脸上盖着小毛巾在桑拿室里睡着了,于是叫醒了他;上午10点邻居看见他拎着买的熟食回家;这之后没人再见过他。他的电话记录在傍晚6点来钟有打出去的电话,一个照顾过他的剧务在同一时间给他打进一个电话,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准备热点东西吃。

法医鉴定他是当天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去世的。胃内无食物。见到他的人说他很安详,面带微笑。桌上的录音机正循环放着民乐改编的《梁祝》。

梁左的女儿梁青儿,在美国读英国文学,开始写小说,准备继承爸爸的衣钵。

五、主要作品

相声

《虎口遐想》、《特大新闻》、《小偷公司》、《电梯奇遇》、《着急》、《美丽畅想曲》、《家庭喜剧》《老人话时代》、《是我不是我》、《学说话》、《大美人》、《老人与时代》、《捕风捉影》

电视喜剧

《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美好生活》、《临时家庭》(导演)

六、人物评价

梁左是中国当代相声史上的重要作家,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前期与相声演员姜昆持续联合,创作了《虎口遐想》、《小偷公司》、《电梯奇遇》、《特大新闻》和《着急》等大量相声脚本,引领了一时的风气,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梁左创作的相声脚本,构思新颖,想象奇特,思想丰富,手法另类。究其原因,是他从“门外汉”的身份进入相声创作,对相声的程式性不够熟悉,这在一方面,使得他因为陌生而可能不够圆熟;而在另一方面,也使得他由于没有固定的套路而不落窠臼。梁左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受到过较好的文学专业训练,与一般的相声作家相比,具有较为丰厚的文化素养。而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以及荒诞主义、意识流等外国文艺思潮的传入和影响,又给他包括相声在内的文艺创作,带来了相应的影响。“解放思想”之后的个性张扬追求,又使得他的相声脚本创作,姿态与视角比较平民化,思想及其表达也比较大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的化用也比较适宜——这些都使得他的相声作品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中国艺术研究院楼一宸评)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