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山法师照片

茗山法师

茗山法师个人资料:茗山法师(1914—2001),江苏省盐城县西乡人氏(今属江苏建湖)人;自幼随母信佛,19岁在家乡位于收成庄的罗汉院剃度出家,20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1933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抗战期间,茗山在湖南南岳、衡阳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抗……
资料更新时间:2025-02-12 01:28:42

一、个人简介

茗山法师(1914—2001),江苏省盐城县西乡人氏(今属江苏建湖)人;自幼随母信佛,19岁在家乡位于收成庄的罗汉院剃度出家,20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1933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抗战期间,茗山在湖南南岳、衡阳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抗战胜利后返回定慧寺任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1947年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建国后,相继担任定慧寺、栖霞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茗山佛学造诣高深,精诗文、擅书法,著有《茗山文集》行世;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2001年6月1日圆寂。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茗山

别名:俗姓钱,名延龄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建湖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2001年

职业: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毕业院校:武昌佛学院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佛学造诣高深,精通诗文、书法

代表作品:《诸经提要》、《茗山讲经录》、《茗山传记》、《茗山日记》等

三、人物简介

茗山法师,俗家姓钱,名延龄,江苏省盐城县人,西元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出生。

他自幼随母信佛,十九岁在家乡寺庙剃度出家,二十岁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正遇上定慧寺开办焦山佛学院,茗山於当年秋天考入佛学院第一届肄业,时为一九三三年。

在佛学院三年毕业,一九三六年负笈武昌,考入太虚大师所设立的武昌世界佛学苑研究班深造;一九三七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一九三八年佛学苑受战事影响而停办。

茗山法师在湖南南岳、衡阳、来阳、祁阳、宁乡以及长沙等地,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及出任过衡阳、来阳、宁乡一带的寺院的住持。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四六年初夏茗山法师返回焦山定慧寺,担任焦山定慧寺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主编院刊《中流》月刊;《中流》月刊发行及于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影响颇大。一九四七年春,茗山法师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

茗山法师仍驻镇江焦山,一九五一年出任定慧寺第九十八代方丈。是时政府的政策,寺庙田地收归国有,出家人都要劳动生产。茗山法师为配合政策,率领常住在保留地上耕田种树,名之曰“农禅合一”,事实上是以做工换取口粮。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寺庙关闭,僧尼都要离开寺院,遣回原籍,下放农村劳动改造。茗山法师已年近六十,照样也要下乡工作。

落实宗教政策,开放重点寺院。茗山法师被宗教部门召回焦山,要他在定慧寺继续担任方丈,至此老法师才重予恢复了出家人的身分,负起了修缮定慧寺、建设焦山的责任。

茗山老法师是一位杰出的僧教育家,他有多年主持佛学院的经验,一九八二年六月,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委派,到南京栖霞寺筹办“中国佛教协会栖霞山僧伽培训班”。老法师组织教学人员,制定教学计划,同年十月底招生开课。培训班由赵朴初居士兼任主任,年近古稀的茗山法师为第一副主任,并主持日常教学工作。

茗山法师以焦山定慧寺方丈的身分,兼任南京栖霞山寺方丈,晋山典礼与僧伽培训班开学典礼同时举行,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及副会长正果法师等,都由北京赶来参加此一盛典。培训班第一期招生一八五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寺院。学僧们经过一年的培训,学到了佛教基本知识、及寺庙的管理能力。

一九八三年,老法师奉到中国佛教协会指示,在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始筹办“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佛学分院翌年正式招生,学制二年,仍由赵朴初居士兼任院长,茗山法师出任第一副院长,主持学院日常工作。以后十余年间,栖霞山分院共毕业学僧数百人,在各地寺院中担任住持、监院、或知客等职务。有的担任省级和市级佛教协会的负责人;有的进入北京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也有应邀赴海外寺院担任要职者。

茗山老法师先后出国访问过香港、泰国、美国、台湾、斯里兰卡、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他于一九八一年春应邀赴港讲经,听众逾千,座无虚席。

一九八九年,茗山法师参加“中国佛教协会赴美国弘法团”,到美国三藩市万佛城,参加了三坛大戒传戒法会,参观并访问了洛杉矶的西来寺等寺院。

一九九四年春夏间,八十一岁的茗山法师到台湾讲经、传戒、达五十三天;他在台湾看望了阔别了五十七载,早年在武昌的世界佛学苑研究班的老学长,高龄八十九岁的印顺法师。

茗山老法师到斯里兰卡参观访问,受到该国总统的接见。同年十二月,老法师应邀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开讲《阿弥陀经》。

一九九六年春夏间出访日本,到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七座城市参观了十三处寺庙,受到隆重接待。同年十二月,再次受请飞抵新加坡,为该国广大佛教徒、居士开讲《华严经》二十余日,在新加坡再次引起了轰动。

茗山法师于一九八〇年冬,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一九九三年秋,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九九四年六月,当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

法师晚年,除了担任定慧寺、栖霞寺两大名刹方丈外,还兼任著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隆昌寺的方丈。

一九九二年,法师不顾年迈体弱,九月十二日至十月五日,在隆昌寺恢复中断了三十五年的传戒大典,戒子近千人,老法师担任得戒和尚。

法师晚年驻镇江焦山定慧寺,二〇〇一年六月一日下午五时五十分示寂世寿八十八岁,僧腊六十八年,戒腊六十七年。

四、人物著作

茗山法师佛学造诣高深,通晓经、律、论三藏,精通诗文、书法。

著书甚多,其中《诸经提要》、《茗山讲经录》、《茗山传记》、《茗山日记》、《茗山自传年谱》、《茗山文集》成为传世代表作;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

五、人物评价

茗山法师书法作品

在十年动乱期间,他被迫离开寺庙,虽历经坎坷,仍坚持个人修持,精进不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佛学精神遗产。改革开放后,他先后兼任南京栖霞寺、无锡祥符寺、宝华山隆昌寺、盐城永宁寺、建湖罗汉院、射阳息心寺的住持,为定慧寺的恢复、律宗第一山的传承、灵山大佛的建造,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茗山法师书法作品

他赴世界各地讲经、弘法、放戒,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影响深远,他曾五赴新加坡讲经,在香港连续弘法114天,深受弟子信徒的敬仰,无愧为慈悲楷模、四众导师、一代高僧。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