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钧照片

俞鸿钧

俞鸿钧个人资料:俞鸿钧(1898年—1960年),广东省新会县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财经专家。北伐时出任上海市财政局代理局长而迈入政坛,以具备杰出英语能力和财政专长而知名。……
资料更新时间:2019-12-26 22:37:15

广东省名人 江门市名人 新会区名人

一、个人简介

俞鸿钧(1898年—1960年),广东省新会县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财经专家。北伐时出任上海市财政局代理局长而迈入政坛,以具备杰出英语能力和财政专长而知名。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俞鸿钧

外文名:O.K.Yui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新会

出生日期:1899

逝世日期:1960

毕业院校:上海圣约翰大学

主要成就: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台湾当局“行政院”院长

三、概述

俞鸿钧(1899~1960)台湾当局“行政院”院长(1954~1958)。广东新会人。191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任英文《大陆晚报》记者、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长、代理市财政局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上海市长、中央信托局长、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1950年后任台湾“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台湾省“主席”、“行政院”院长。1960年6月卒于台北。

俞鸿钧在上海亦曾担任市府秘书长,抗战初期已担任上海市长,中国政府撤往重庆後调任外交部政务次长,中央信托局局长,财政部长。胜利後接任中央银行总裁,於动员戡乱时受命主持上海央行黄金储备运往台湾。国民政府迁台後复任财政部长兼任央行总裁与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台湾银行董事长。1953年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任台湾後备司令部司令。1954年至1958年升任行政院长,因拒绝监察院约询案遭到弹劾。辞职後复任中央银行总裁,1960年病逝台北,年六十四岁。对於俞鸿钧之贡献,国民政府曾颁发褒扬令明令褒扬。

(1898—1960年)广东新会人。早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任《约翰声》报总编辑,1919年毕业留校任助教。旋任英文《大陆晚报》记者。1927年任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不久辞职任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科长,主编《市政周刊》。后任市财政局代理局长、参事、秘书长等职。1936年代理上海市市长,l937年7月任市长。抗战爆发后任中央信托局常务董事,驻香港办理外交事务。1944年11月任财政部部长,同年兼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1946年2月辞中央银行总裁职,3月为国际货币基金及国际复兴建设银行理事,6月兼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1948年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军事面临崩溃,蒋介石改组政府,又任俞鸿钧为中央银行总裁,授意他进行币制改革以挽救危机。1948年8月19日出台了实行金圆券的一系列办法,为了逼勒黄金、美钞,蒋介石又任俞鸿钧为上海经济督导员,负责上海地区的经济管制工作,在短时间内收兑了大量金银外币。1949年4月代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赴台后任国民党“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兼交通、农民银行董事长。1953年4月任国民党台湾省政府主席。1954年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1958年7月辞职,专任国民党“中央银行总裁”。1960年6月1日在台湾去世。

四、综述

俞鸿钧少时在上海读书,后毕业于民生中学,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其间担任学校办的《约翰声报》总编辑。1919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后在上海任英文《大陆报》记者。

1927年初,广东国民政府迁武汉,俞往武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数月后辞职返上海,先后任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科长、《市政周刊》主编、代理财政局局长、参事室参事、上海市政府代理秘书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代理市长、、上海市长、等职。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形势紧张。当时俞任市长,适坠马折断左臂,但仍带伤处理市政。8月上旬,日军制造“虹桥事件”,挑起战端。俞往返多次向日本驻沪总领事及日本驻沪海军头目提出严重抗议,并指斥他们破坏停战协定行为。“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俞又通过新闻媒介,特别是用英文向外国记者发布消息,揭露日本侵华的真相,博得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上海沦陷后,奉召至武汉,任中央信托局常务理事,驻香港办理外交事务。

1939年应宋子文、孙祥熙电召赴重庆,任财政部政务次长。

1941年6月任财政部政务次长。8月任外汇管理委员会委员及中央信托局局长。

1944年初(国民政府)全国水利委员会当选委员。

1944年11月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同年兼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

1945年5月行政院改组,任中央银行总裁,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会常务理事。7月任中央银行总裁。因谙熟财政金融事务,受到蒋介石的赏识。

1946年2月辞中央银行总裁职,3月为国际货币基金及国际复兴建设银行理事,6月兼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

1948年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军事面临崩溃,蒋介石改组政府,又任俞鸿钧为中央银行总裁,授意他进行币制改革以挽救危机。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奉命主持将中央银行金库库存黄金92万两及8000万元美钞抢运往台湾。

1949年夏到台湾后,俞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省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并先后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七、八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交通银行”(1949)及“农民银行”(1953)董事长等职。

1953年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兼任台湾后备司令部司令。

1954年至1958年升任台湾当局“行政院”院长,因拒绝“监察院”约询案遭到弹劾。

1958年7月辞职后,专任台湾当局“中央银行总裁”。

1960年6月1日病逝于台湾台北,终年62岁。对于俞鸿钧之贡献,台湾当局曾颁发“褒扬令”明令褒扬。

先生姓俞,讳鸿钧,广东新会县人。先世以商起家,父迁桂先生始迁于沪,母李太夫人生二子三女,先生其长也,敏慧逾恒,赋性厚重果敢,遇事必尽力以赴,抵于成而后已。廷桂先生虽习于商,而于子女教育,督责甚严,于先生企望尤殷。时当有清末造,旧家世族,仍以诗书课子弟。先生当其时,幼即读毕群经,涵濡礼教,此于先生平之持躬处世,践履笃实,可以见之,盖其素养然也。年十九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肄业,辛苦力学,每试辄冠其曹,于中英文造诣均深,在校曾任《约翰声》总编辑,1919年毕业留校任助教。继再从事法律研究,尤多心得。迨入社会,初任上海英文大陆晚报记者,新铡初试,已自不凡,深为该报主者所器重。迨北伐军兴,参加革命,1927年俞鸿钧任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不久改任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科长,主编《市政周刊》。后任市财政局代理局长、参事、秘书长等要职。1936年代理上海市市长,1937年7月任市长。据[录自国史馆藏褒扬俞鸿钧专档]案:“民十六年上海改设特别市,第二任市长张定璠先生稔知先生之能,邀入市府参议,未几复任上海财政局局长,整顿税收,厘剔弊窦,提倡科学管理,收入大增,绩效称最。张岳军、吴铁城两先生继任市长,均以先生为秘书长,倚重至深。沪市为远东第一商埠,华洋杂处,治理之难,远非其它各地可比。先生综其缓急,悉洽机宜。其中尤以收回越界筑路一事,为当时人士所称道。”抗战爆发迨沪市撤退,国民政府撤退,政府西迁,先生乃向关赴渝(重庆),任中央信托局常务董事,1941年6月,初受任财政部政务次长,8月旋兼外汇管委会及中央信托局局长,至1944年11月任财政部部长,同年兼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1945年5月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7月任中央银行总裁。1946年2月辞中央银行总裁,3月为国际货币基金及国际复兴建设银行理事,6月兼最高经委委员。1948年,国民党政权陷入全面危机,其时时局失利,面临撤离台湾前夕,金融剧烈波动,复因改币关系,全国纷如,先生力支危局,虽未能力挽狂澜,然大势已去,尽心尽力,盖良苦矣。适值京沪处于共军兵临渡江前夕,朝不保夕时,举国骚然,唯国民党政权命脉所系,能搬运的仅是库存黄金,先生默审事机,首须默审事机,谋其安全,毅然排除各方非难阻挠,密将全部库存黄金,于数夕之间,以海军巡舰,悉数运台。犹虑旅途有失,中心沉重,朝夕绕室彷徨,及台湾安抵电至,始欣然若释重负。未几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京沪相继被共军占领,长驱直入,而黄金库存及时应急转移至台湾,皆俞先生力也。旋台湾改革币制,即以此笔黄金库存作为新币发行准备,以坚币信,用能奠定今日新台币之基础,使台湾草创殆兴,得以顺利成章,累积其功尤足多也。当年政府以外省人币份的总代表入驻台湾。所谓入台问境,入境问俗,入乡随俗,务必有熟悉的过程,同时政府发行纸币,充裕库存以坚币信的执行货币政策,俞鸿钧立下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耶!国民党政府念先生前劳,敦促复出,三膺国政,规划复兴,同时兼交通、农民两银行董事长。嗣后兼台湾银行董事长,悉心规划,献替益多。值得补上一笔其临危受命于国民党,准备退移台湾前夕的1948年,俞鸿钧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银行总裁,进行币制改革以挽救危机,1948年8月任上海经济督导员。1949年1月,蒋介石隐退不久,俞鸿钧也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一职,改任中央银行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1949年4月代中国银行董事长。赴台后任台湾省主席,新任之初即以“从安定中求进步,从进步中求安定”为施政根本。其时适值粮价暴涨,民心惶惶,先生稔知各地存粮尚裕,且收获有期,不以为虑,且指示主管粮政人员,建立粮食预算制度,整顿粮仓储量,尽力抑平米价,卒以安渡难关。对于耕者有其田政策,尤彻底执行,以固国本。他从严吏治,如停止林班特卖,革除积弊,政风为之丕变,观感为之一新。并主持经济安定委员会,以简化财经机构,推动经济建设。迨1950年总统第二任膺选,提名先生为行政院院长,谦辞不获,兢业从事,四年之间,虽严脞多端,而先生身许党国,昕夕焦虑,不以难易樱心,不因劳怨自馁,肩负重任,悉力以赴,其成败毁誉,非所计也。在其任内所持政策,稳健而开明,以崇法务实的精神,创造良好政治风气,并使经济维持长期安定。1953年辞去行政院院长,专任中央银行总裁,鉴于时机未熟,一时不能全部复业,居恒引以为念。顷奉命全部复业,乃计划甫上,而先生因积劳触发旧疾,未及两日,竟以不起,可痛也已。病逝于1960年(1898-1960年),享年62岁。综其一生,见危授命,竭忠尽智,实国家之干城也。(摘录自台湾国史馆褒扬俞鸿钧专档。)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