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少农照片

孟少农

孟少农个人资料:孟少农(1915.12.12-1988.1.15),原名庆基,湖南桃源人,汽车工程专家,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1941年(民国三十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教开创了汽车专业,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孟少农毕生致力于汽车工业建……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14 08:30:56

一、个人简介

孟少农(1915.12.12-1988.1.15),原名庆基,湖南桃源人,汽车工程专家,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1941年(民国三十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教开创了汽车专业,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孟少农毕生致力于汽车工业建设事业,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制造厂和东风汽车公司几代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培养中国汽车人才和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工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孟少农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5年12月12日

逝世日期:1988年1月15日

职业:汽车工程专家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

三、人物生平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12日,孟少农出生于北京市。

1921年(民国十年),入北京北师附小读书。

1927年(民国十六年),进北师大附中。

1930年(民国十九年),孟少农考入长沙岳云中学。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进长沙高中。高中毕业全省会考,他获第一名。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长沙高中毕业。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西南联大机械系毕业,同年西南联大招考一批留美公费生,孟少农以出色的成绩被录取。

1941年(民国三十年),孟少农赴美学习,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

1941-194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获硕士学位。

1943-194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锤士兰森机器公司实习。

1944-1946年,美国司蒂贝克汽车公司、美国林登城中国发动机厂任工程师。

1946年5月,他乘战后中美通航第一班轮船离开了美国。

1946-194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副教授、教授。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7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9月,他又抛弃大学教授这个高级职位,奉命奔赴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成了一名普通的革命战士。

1948-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工程师。

1949-1950年,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技术室主任。

1950-1952年,中央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

1951年春节前,孟少农陪同苏联专家去长春考察,选定了厂址。

1952年7月,重工业部选派以孟少农为首,有李刚、陈祖涛、潘承烈同志参加的驻莫斯科代表小组,负责办理一汽技术设计联络、设备订货与分交、聘请专家、派遣实习人员等事宜。

1952-1953年,重工业部汽车筹备组驻苏联莫斯科代表。

1953-1965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

1955年下半年,一汽进入零件调试阶段,孟少农主管产品设计、工艺、冶金和生产准备等部门工作,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了解零件调试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处理一些重大技术问题,保证调试生产按计划进行。

1956年11月,他组织制定一汽1957-1962年解放牌汽车设计改进和发展新品种规划。其中包含解放车的改进、设计CA-11型平头新解放、及其派生的自卸车、牵引车、公共汽车和开发军用车和轿车系列。他对这个规划的实施抓得很紧,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指导。经过多年努力,除公共汽车外,其余全部实现。

1957年,他患病住在吉林省立医院,仍在病房里绘出设想的草图,并请设计专家吴敬业、刘炳南、史汝楫、富侠等同志去病房探讨研究。

1962年,出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在广州召开科学大会。

1965年,孟少农调到机械工业部汽车局,负责总师室工作。

1971年5月,孟少农调到陕西汽车制造厂任革委会副主任,主管技术工作。

1965年,二汽开始筹建时,筹备组领导人饶斌和他一起研究二汽建设问题,他即提出大胆设想:二汽建设不能照搬.汽模式,要闯出新路,产量要大,品种要多,设备要新,技术要先进,生产要专业化。

1978—1988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二汽党委常委、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副董事长、二汽咨询委员会主任兼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院长。

1982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的一次会议上,用大量实例宣传汽车工业应是中国支柱产业和中国应当大力抓紧发展轿车生产而不能迟疑的观点。

1988年1月15日,逝世于北京。

四、主要成就

一汽建设

20世纪50年代末期,为第一汽车制造厂设计、制造“东风”牌轿车和“红旗”牌高级轿车作出了重要贡献。1971年针对陕西汽车厂的产品发展问题,大胆改革设计,大力组织攻关,使延安250军用越野车于1973年通过国家定型,从而投入生产。在他的主持下,仅用了9个月,就攻克64项产品重大质量关键,使“东风”车以其马力大、速度快、性能好、耗油省、轻便灵活等优良性能。

二汽攻克难关奠定基础  孟少农是二汽独自开发研制EQ6110型柴油机和EQ6105型汽油机的主持者。这两种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均由他提出。EQ6110功率为160马力,EQ6105功率为165马力。其特点是寿命长,好制造,很适合中国生产、工艺、制造水平。国家鉴定认为:该机设计紧凑,外形美观,结构参数合理,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外内燃机设计权威林慰梓与MOSS评价为“处于国际中上水平”。其中6105汽油机通过与英国里卡图公司合作改进,供三吨半越野车用,取得圆满成功。EQ6110型柴油机主要用于8吨以上载重车。

20世纪80年代初,孟少农大力从技术上促进二汽走向联合联营发展道路。在他组织指导下,二汽成功地设计试制出适用十云、贵、川的EQ140C高原车、EQ140S5A大客车底盘及EQ140T型大客车底盘。他倡议与河南联合设计、联合试制、联合开发、联合生产EQD131三吨级轻型载货车,并亲自参与设计。此车已通过国家鉴定,现已在郑州市建成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总装厂,年产2.5万辆。在他主持下,二汽还与成都建筑机械厂合作制成部队用的装甲车。

开发陕汽产品

在组建设计机构的同时,孟少农组织和领导全厂全面地开展产品设计的大修改,如针对整车加速性达不到要求,孟少农提出将最高档由超速档改成直接档,最高车速由75公里/小时,降到70公里/小时,果然改善了加速性。为提高设计质量,他要求对主要总成和部件重新进行强度校核,对不合理的结构和尺寸进行设计改进,结果大大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更改设计后的延安250第四轮样车,经过一系列的定型试验,包括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地区适应性试验和特种越障试验,证明成功地解决了可靠件和动力性问题,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于1974年12月通过定型鉴定,1975年即正式投产。此车于1978年8月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1946-1948年,孟少农在清华大学执教,创办中国第一个汽车专业班,他独授汽车工程、机械制造、工具学等课,授课中他把第二次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先进的机械工程新学术介绍到中国,他教的机械制造课选用当时很新的“MetalProcess”作课本,他写文章把当时国内很少人知道的超级精密加工(SuperFinish)及表面光洁度等级介绍给中国机械界,还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善起来的大量生产与质量统计方法介绍到机械系。20世纪50年代初,创办了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中级汽车人才。为培养高级汽车工业人才,他倡议与地方合作,创办起中国唯一的一所汽车、拖拉机学院(后改为吉林工业大学),并选派一批技术骨干去任教。

五、人物评价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孟少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书记程红兵代:孟少农是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工程教育发展融合过程中一面永远屹立的旗帜,“孟老精神”也是东风汽车公司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产教融合过程中始终传承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综合改革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六、后世纪念

为缅怀中国这位著名的汽车专家孟少农,二汽遵照国家科委提议,为他塑了半身铜像两座,一座安放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一座安放在武汉工学院。

2009年10月,为纪念孟少农在东风汽车公司奠基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东风汽车公司向清华大学捐赠人民币200万元,用于设立清华大学“孟少农-东风汽车”励学基金,基金运作收益面向清华大学汽车相关专业优秀同学的奖励,对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同学的资助,对到基金发起汽车企业就业同学的表彰和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

2015年12月11日,纪念孟少农诞辰100周年活动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举行,东风公司现场捐赠200万元设“孟少农奖学金”。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