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宣照片

杜宣

杜宣个人资料:杜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国际文学活动家、《文学报》的创始人之一。杜宣同志于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上海、桂林、昆明、重庆、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建国后,曾任国际政治经济所所长、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上海市文化局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市剧协主席、中国……
资料更新时间:2023-11-20 07:29:23

江西省名人 九江市名人

一、个人简介

杜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国际文学活动家、《文学报》的创始人之一。杜宣同志于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上海、桂林、昆明、重庆、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建国后,曾任国际政治经济所所长、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上海市文化局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市剧协主席、中国剧协顾问、上海市对外友协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创作了一大批剧本、散文、诗歌,在中外文学界、戏剧界等领域里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杜宣

别名:桂苍凌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西九江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2004年

职业:剧作家,散文家

三、个人经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系。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战地服务团秘书,《戏剧春秋》杂志编委,新中国剧社社长,《群报》总编辑,香港大千出版社社长,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派驻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常驻代表、书记处书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编剧,《文学报》总编辑,上海大学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上海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及第九、十届人民代表,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及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老年书画会会长。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香港回归,84岁高龄的杜宣心潮澎湃,1个月内挥笔写就四幕大戏《沧海还珠》,反映中国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巨变。在上海,包括张瑞芳在内的五代演员同台演出这部话剧,向他致敬。200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收集杜宣生平剧作、散文、诗歌和电影剧本,出版了8卷本《杜宣文集》。2004年8月23日下午,91岁的杜宣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

杜宣同志病重期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领导曾多次到医院探望。杜宣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副市长杨晓渡等分别到医院或致电对杜宣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杜宣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8月29日上午9时,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上海泰安路,杜宣生前的寓所,灵堂设在书房里,里面摆满各方送来的花篮。百合、红掌、白玫瑰的围绕中,安放着杜宣的遗像,照片里的他笑得十分开怀。女儿桂未明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2002年5月杜宣和家人一起去宁波游玩时拍的。两年前,杜宣因不完全肠梗阻入院手术,之后便一直住在华东医院,此次因为肺部感染引起并发症,“他走得十分突然。”桂未明瞬间红了眼眶,8月21日,医生告诉家人,老人的病情突然恶化,两天后,他便永远离开了我们。桂未明说,杜宣生前清醒时已将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他要求丧事从简,但要办得“体面”,这符合他一贯坚持的对自己的尊重。记者得知,即使在医院里,老人也坚持每天洗澡、换衣服、刮胡子,整洁清爽地面对来人;他在医院里一直坚持练习书法,常常有护工、清洁工向他求字,他来者不拒,但一些想用钱买字的人却多被他拒绝。

85岁之后,他还坚持创作,话剧《弘一法师》和《田汉传》各写了一幕,结果因为生病耽搁下来,他还写过一个无场次小话剧,讲述两个年轻时的朋友在年老时开始一段“黄昏恋”的故事,家人说这个故事写得十分恬淡温馨,反映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爱情观。杜宣是个重感情的人,对于自己的师长和朋友,他始终怀着深切的思念。以田汉为主角的话剧《狂飙》上演后,他一直想去观看,却因为生病错过了演出,最后他在病房里看了该剧的录像,并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巴金先生百岁生日,他亲自参加庆祝活动,并当场写了几首诗;2003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排《难忘的岁月》,他来到青年编导和演员中间,与他们交流创作心得,他说:“我写作的才华有限,但我写作时怀着深情。”人们也用同样的深情回报着这位可敬的老人,在他手术前,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多次前去看望。在他进手术室前后,市委宣传部长王仲伟打了多个电话询问情况。在他住院期间,包括本报的领导在内的许多人都曾经去看望他,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常常走进他的病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星期,李小林对他说:“我爱你,爸爸。”在他住院的两年多时间里,家人一直轮流24小时陪在他身边,“亲情延续了他的生命”,桂未明说。杜宣生前对自己参与创办的文学报十分关心,2003年初,他还对本报前去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们个人都受着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的限制,但《文学报》,今天已成为我国文学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办一张报,要把它当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工作。2004年,杜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沪逝世,享年91岁。斯人驾鹤西去,此地维余思念。

四、个人作品

著有话剧剧本《无名英雄》、《难忘的岁月》、《动荡的年代》、《上海战歌》、《彼岸》、《杜宣剧作选》、《抗美援朝大活报》(执笔)、《欧洲纪事》、《梦迢迢》、《世纪的悲剧》、《沧海还珠》,散文集《西非日记》、《五月鹃》、《杜宣散文选》、《飞絮·浪花·岁月》、《芳草梦》、《桂叶草堂漫笔》,电影文学剧本《兰兰和冬冬》、《长虹号起义》、《先驱》等。话剧剧本《彼岸》获1978年国家文化部创作二等奖。

五、生活态度

杜宣非常热爱生活,乐于接受一切美好事物。家人说,他喜欢穿新衣服,80多岁时还自己去购买衣料定做西装;身体健康时,他每天下午出门散步,去喝一杯咖啡,甚至在住院期间,他还保留着这个“喝下午茶”的习惯;他戒烟20多年,常常靠把玩烟斗来“过瘾”;他的病房里放着一瓶红酒,想喝的时候便给自己斟上一小杯;住院前一个月,他还和家人去了海拔2200多米的云南丽江,在那里,他带着氧气袋在古城里走了一圈,桂未明说,在云南时人们不肯收他的门票,他们说“因为他是从外地来的最年长的游客”……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的杜宣始终关心着文化事业,住院期间,他坚持每天看书、读报,无法阅读的时候,便让女儿把新闻讲给他听;影片《邓小平》上映时,他特地向医院请了假,前去观看;“西班牙电影展”上,他也许是最年长的观众,一部《对她说》令他感动落泪;1999年,85岁的他坚持看完了连演三天的全本《牡丹亭》。他常常与家人探讨文学和艺术,思维之敏锐开放,令人惊叹。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