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兴照片

刘振兴

刘振兴个人资料:空间物理学家。1929年9月14日生于山东昌乐。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振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23日3时……
资料更新时间:2020-01-13 18:02:34

山东省名人 潍坊市名人 昌乐县名人

一、个人简介

空间物理学家。1929年9月14日生于山东昌乐。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振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23日3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振兴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昌乐

出生日期:1929年9月14日

逝世日期:2016年3月23日

职业: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毕业院校:昌乐一中,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

主要成就: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 开辟了研究磁场重联的新途径

性别:男

三、简介

刘振兴先生1929年9月14日生于山东昌乐,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55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副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应用地球物理所、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他曾任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IAGA)中国委员会主席、COSPAR中国委员会委员、欧洲空间局Cluster科学系统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宇航联(IAF)小卫星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磁层物理研究,在地球辐射带理论、太阳风湍流结构、木星磁层磁盘模式、极光区粒子加速、磁层亚暴过程和磁场重联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重要的新结果。提出的木星磁层磁盘模式,被认为是主要的木星磁盘模式之一。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概念,建立了涡旋诱发重联(VIR)理论,开辟了研究磁场重联的新途径。在VIR理论基础上,又建立了一个通量传输事件(FTEs)模型,能解释通量传输事件的产生机制和结构特性。VIR理论被认为是当前主要的三个瞬时重联模型之一。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1959年,刘振兴主要从事近地层大气物理研究,在这期间进行陆面蒸发量、近地大气湍流结特性和我国西北风沙问题的研究,主要结果在当时的《科学纪录>和气象学报上发表。1959年-1961年,他开展了火箭和卫星对高层大气探测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流星理论和气体动力学区域划分方法,主要结果在中国科学和地球物理学报上发表。1961年以后,开始进行行星际物理和磁层物理研究。他在磁层物理一些重要的前沿领域作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辐射带理论,太阳风湍流结构,木星磁层磁盘模式,极光区粒子加速机理,磁层亚暴过程和磁层磁场重联理论等。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合作编著书六部。

四、主要成就

刘振兴的主要科学与技术成就,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1985年刘振兴冲破三十多年来磁场重联研究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机制,创建了涡旋诱发重联理论,为磁场场重联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国际同行专家们公认为VIR理论是当前国际上最主要的

三个瞬时重联模型之一。

其二,1981年—1982年期间,他根据旅行者号空间飞船的探测数据,建立了一个新的木星磁层磁盘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木星磁盘的波状结构和等离子体的不同转速。发现木星磁盘的厚度取决予等离子体的旋转能量与热能之比,阐明了木星等离子体片厚度和等离子体各物理参数的变化特性,主要结果写入了剑桥大学出版的《木星磁层物理>一书中,将其称为“刘氏模型”。

其三,刘振兴在推动我国与欧空局的合作和我国空间探测的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91年,刘振兴即与欧空局Cluster(包括四颗卫星)科学数据系统开展了合作,在他的努力下,于1993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与欧空局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在中国建立了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及中国Cluster科学工作队,由刘振兴担任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现我国已是欧空局Cluster科学数据系统的正式成员。ClusterII已于2000年7月16日和8月9日分两批顺利地发射成功。欧空局为了表彰刘振兴对ClusterII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1年11月给刘振兴颁发了由欧空局局长签发的证书。现中国Cluster数据中心已不断获得ClusterII4颗卫星上44台仪器的探测数据,这对发展我国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预报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了发展我国空间探测,刘振兴于1997年初提出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该计划提出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空间界的关注和响应,欧空局主动提出与中国双星计划进行合作。经过三年的努力,2000年12月我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双星探测计划。2001年7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和欧空局局长在巴黎欧空局本部正式签署了关于双星计划的合作协议。由刘振兴任首席科学家。中国双星计划与欧空局星簇卫星(包括四颗卫星)相配合,将第一次形成地球空间的“六点探测”。双星计划的赤道区卫星已于2003年12月30日成功地发射,极区卫星已于2004年7月圆满地发射成功。双星计划的实施,对提高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天气的预报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空间界的地位将起重要作用。

五、获得奖项

刘振兴先生是我国磁层物理研究和空间探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磁层物理的前沿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多次获国内外奖励: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他被批准为我国第一批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2年获法国图鲁兹市(欧空空间城市)市长勋章;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000年获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联合颁发的VikramSarabhai奖;2001年获欧空局“欧空局ClusterII项目突出贡献”证书,并获何梁何利奖;2004获美国航空航天局授予的“项目贡献奖”,当选2004年全国十大科技英才;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他率领的团队获国际宇航联颁发的双星—Cluster杰出团队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奖项。

刘振兴先生从事空间科学工作60年来,爱国敬业,唯实求真,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亲切随和,把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格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