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基照片

刘靖基

刘靖基个人资料:刘靖基(1902.9.15-1997.2.15)江苏常州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顾问,中国老一辈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
资料更新时间:2023-11-20 04:46:13

江苏省名人 常州市名人

一、个人简介

刘靖基(1902.9.15-1997.2.15)江苏常州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顾问,中国老一辈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靖基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常州

出生日期:1902.9.15

逝世日期:1997.2.15

毕业院校:江苏省立第二工业专科学校

三、人物经历

刘靖基同志1902年9月15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他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二工业专科学校,后在江苏纶纱厂、宝成纱厂任职员、经营部主任和上海裕靖棉织厂任经理。

1930年与他人合作接办常州大成纱厂,并任经理。

1938年他在上海公共租界创设安达纱厂,任董事总经理。

1942年任上海棉纺同业公会收花处常务理事、总经理。

抗战胜利后,任南京江南水泥厂副董事长、董事长,全国纺织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在旧中国,刘靖基从一个练习生做起,通过艰苦努力,苦心创建和经营自己的企业;在官僚买办资本的包围和压迫下,他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他一面办厂,一面参与社会活动,为维护民族工商业的利益,与当局折冲周旋;他致力于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培养专业人士,追随同业前辈,最后成为上海纺织业、工商业颇有影响、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企业家,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做出了极大努力。

1949年初

看到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很难发展企业,刘靖基同志曾准备迁厂香港。在我党和爱国进步人士的帮助下,了解到党对民族工商业的方针政策,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光明。他拒绝国民党汤恩伯要他参加物资疏散委员会的要求,拒绝交纳所谓“保安捐”。

既怀着对事业的信念,又抱着对前途的一丝疑虑,终于搭乘泛美航空公司从香港到上海的最后一班飞机,回到了上海,迎接解放。正是这一决定,成为刘靖基同志走向新的人生道路的重要一步。

刘靖基同志在90岁寿辰时曾意味深长地说:“我年轻时想‘实业救国’,但在旧社会这条路上走不通。我从香港飞回上海迎接解放,是我平生最大的抉择。”

上海解放后,刘靖基同志受到陈毅同志的邀请,倾听陈毅市长关于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阐述,坚定点了留在国内发展事业的信心,开始了他后半生“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选择。回顾这段历程,刘靖基同志曾发自肺腑地说:“这条路线是走对了。”

邓小平同志接见刘靖基先生。

1950年3月

刘靖基同志代表上海工商界到北京参加劳资会议。这次会议使他对党的政策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回来后,积极参加建立劳资协商会议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他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发展企业的工作中。他从国外调回20万美金,积极促进企业生产。同年6月,他光荣地参加了全政协会议,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亲聆了毛主席的教诲。1952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解放后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耳闻目睹,使刘靖基同志坚信:“共产党不但能解放全中国,而且也能搞好经济、治国安民。”在这以后,他果断地把解放前留在香港和海外的资金、原料和机器先后调回上海,为安达纺织厂在浦东北蔡镇建造了新厂,扩建了上海的安达纺织新厂和化纤厂,也就是后来上棉二十八厂前身。上世纪50年代,他首批带头申请公社合营。“文革”期间,刘靖基遭到迫害,但他始终坚信,“这绝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干的”。

1980年

刘靖基已经78岁高龄,在1979年底参加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后,他坚持贯彻会上提出的“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身体力行,以“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来激励自己,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工作。

刘靖基以他的言传身教,使他的两句名言“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成为老一辈中国民建会员的共同心声。1979年初,上海许多原工商业者在落实政策后表示愿将款项用于为四化服务,刘靖基和民建市委及市工商联以开拓精神,用民间集资方式带头捐款并发动市两会骨干,创办了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刘靖基被选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爱建公司在刘靖基的领导和努力下日益发展壮大,1992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1981年

上海市民建、工商联筹创上海专业进修学校,刘靖基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84年6月,刘靖基在中共市委统战部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上,认为应开办一所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上海工商学院”。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工商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民办大学。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刘靖基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棉纺同业中率先申请公私合营,在上海及全国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社会主义改造起了“跑头马”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以后,刘靖基同志担任了上海棉纺工业公司经理。他还承担了许多社会工作,先后任上海市工商联常委、主委,民建上海市副主委、主委,中国贸易促进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常委、副主席等职务。

江泽民同志亲切会见刘靖基先生

文革

在“文革”中,刘靖基同志受到冲击和迫害,但他依然对党和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靖基同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这时刘靖基同志虽年近八十,但仍以“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激励自己,决心继续为祖国建设出力。1979年初,他率上海工商界代表团赴香港访问,后又去美国探亲访友,推进了与海外的联系与交往;他协助政府组建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联合香港知名人士发起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他以开拓的精神,带头以民间集资方式创办了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积极推动上海经济发展与对外联系。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经营探索,爱建公司逐步壮大成为集房地产、金融信托、实业投资、对外经贸四大主营业务一体的外向型、综合性企业。

在这期间,刘靖基同志先后担任了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工商联第四届副主委、第五届副主席、第六届、七届名誉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顾问,上海市人大常务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贸易促进会上海分会顾问,中国国际信托公司董事,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董事长、名誉董事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顾问等职。刘靖基同志是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二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1984年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四、人物事迹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刘靖基先生,在自己履历表的籍贯栏中,填的是“常州”。他曾在常州局前街小学就读。在靖江读完高等小学后,考入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宝成纱厂、苏州苏纶纱厂任业务员和营业主任,受到宝成纱厂总经理刘宝森的赏识和培养。

刘靖基先生极善经营,精明能干,深受纺织业人士的好评。被常州籍实业家、上海中华书局大股东吴镜渊相中,将女儿吴舜琴许配给他。他是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并不满足一时的优裕生活,于20年代初,再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染化系继续深造。毕业后回到老家,就任裕靖纱厂经理。

受刘国钧器重的“靖叔”

1930年2月16日,刘靖基的同乡刘国钧先生接盘常州大纶久记纱厂成功,创办了大成纺织染公司,急需招股和揽用纺织人才。刘靖基的胞弟刘丕基长期辅佐刘国钧办企业,在广益染织厂任人事之职,先由他将胞兄引荐给刘国钧。后因其岳父吴镜渊担任大成纺织染公司首届董事长,因此,刘靖基将父亲刘士修分给他的一份财产、岳父吴镜渊的一笔资助和自己多年的积蓄,投资大成纺织染公司。

刘国钧经过多方考查,决定自任经理,推举刘靖基为协理,从此,刘靖基与刘国钧合作共事达数十年之久。刘靖基负责大成纺织染公司的经营,在上海山东路10号设立办事处,他常驻上海,每周返回常州一次,与刘国钧交流沪、常两地市场情况,两刘一内一外,配合得宜。

刘国钧长刘靖基15岁,发迹也早,视刘靖基为后起之秀,十分倚重。后来查阅靖江刘氏族谱,刘靖基却要比刘国钧长一辈,刘国钧则呼其为“靖叔”,以长辈相尊。而刘靖基则对刘国钧以年长相敬。两人私人感情很融洽。

大成纺织染公司在刘国钧主持下,在刘靖基以及陆绍云、华笃安、刘丕基、朱希武等人的得力辅佐下,欣欣向荣,声誉鹊起。从1930年至1937年的8年中,大成纺织染公司从1个厂发展到4个厂,1万纱绽发展到78836多枚纱绽;200台织机发展到2557台织机;注册资金从50万元增至400万元,8年翻了8倍。

经济学家纷纷研究探究其成功的经验,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著文赞誉道:“据统计,像大成公司这样8年增加8倍的速度,在民族工商业中,实是一个罕见的奇迹。”

艰难发展

抗战开始,大成公司在常州的三家工厂损失惨重。1938年春,刘国钧会同刘靖基在上海筹办安达纱厂,租用公共租界中华书局印刷厂铜仁路印钞旧工场作厂房,机器设备利用大成三厂滞留在上海的瑞士利妥纱锭,员工为常州撤来上海的大成公司老人马,资金为从常州运来的布疋出卖的款项。

为适应上海孤岛上的环境,向公共租界当局注册登记,挂英商牌子,聘请英商代办、印度人安诺任经理,英籍马歇尔任董事长,厂名定为安达纱厂。其实,这两位英籍洋人,只是挂名而己,只拿钱,不问事。实则由刘国钧担任总经理,刘靖基任经理。安达纱厂生产“飞虎牌”棉纱,远销南洋群岛等地,产品质量上乘,年年盈余。

抗战胜利后,大成公司在常州的三家工厂陆续恢复生产。为了便于管理,大成公司董事会决定安达纱厂与大成公司分开单独核算。其主要原因还由于刘国钧与刘靖基之间,因为时局关系,各自忙于事业,相互沟通少了,产生了隔阂,尤其对一些人事安排,产生了误会,所以有了分歧。

1947年2月,刘靖基与其胞弟丕基联手在上海潘家湾开办大丰纺织厂。他还担任上海大隆机器厂和江南水泥厂的董事长。在旧中国,棉纺织业是最大的工业行业,而上海的纱厂,则以申新、永安、安达三系统为首,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荣毅仁、郭棣活、刘靖基。在风云变幻的旧中国,他只得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五、人物评价

刘靖基同志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对政协和民建、工商联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做了大量工作。

他以坦诚的态度和诤友的胸怀,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他建议加快上海对外开放,按照深圳特区的经验进一步开发上海;建议下放引进外资的审批权;建议改善上海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创办上海航空公司等,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刘靖基同志有广泛的海内外联系,他积极地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促进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做了大量工作。

刘靖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紧紧相连,衷心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充分表现了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高贵品质。

刘靖基同志始终关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时时把祖国统一挂在心上。他认为: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同是一个中国;同是炎黄子孙,合则两利,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希望台、港、澳一切有识之士,顺应历史潮流,作出正确选择。

刘靖基同志还是一位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1980年,他精心挑选了40件书画珍品,捐献给国家,受到上海市政府的褒奖。

刘靖基同志的一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者勤奋起家,艰苦创业的一生;是爱国家、爱人民、爱中华民族的一生;是通过不断实践,追求真理,认识真理的一生;是跟着共产党,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他识大体,顾大局;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生活朴素,处事严谨。刘靖基同志毕生致力于中国的繁荣昌盛事业,刘靖基同志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怀念。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