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杏垣照片

马杏垣

马杏垣个人资料:马杏垣,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吉林长春人。曾任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第六协调委员会“喜马拉雅及其邻区分委会”副主席及主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研究领域广阔,尤其是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曾经……
资料更新时间:2019-10-18 16:53:43

吉林省名人 长春市名人

一、个人简介

马杏垣,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吉林长春人。曾任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第六协调委员会“喜马拉雅及其邻区分委会”副主席及主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研究领域广阔,尤其是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曾经获得获“李四光荣誉奖”等多项奖励。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杏垣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

出生日期:1919年5月25日

逝世日期:2001年1月22日

职业:地质学家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解析构造学

性别:男

三、个人履历

农历4月26日,马杏垣院士出生在吉林长春市,父亲经商,祖籍河北乐亭县。从少年时代起,他的求学道路,就像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刚刚小学毕业的少年马杏垣,就不得不流亡关内,先后就读于河北昌黎汇文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所目睹的祖国的危亡、民族的灾难和政府的腐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在1935年发生“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他参加南下请愿团,与大家一起卧轨拦截火车,后辗转抵南京,抗议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当亡国奴,他辍学随一批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离开天津,途经烟台,辗转到了重庆。作为抗日大后方的重庆,革命进步力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当时在南渝中学(后改为南开中学)读高中三年级的马杏垣,思想上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长期流亡生活使他爱憎分明,思想更加成熟。他以“马蹄”为笔名在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一幅表现八路军战士的木刻画。1938年5月他加入了当时由周恩来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地下党组织,并在八路军办事处接受培训。从此就在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冒着生命危险在白区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活动。

1938年马杏垣高中毕业,他牢记鲁迅告诫不要做空头艺术家的教诲,选择了一个面向实际的专业来报效国家,以实现他让“马蹄踏遍祖国山河”的美好理想。这年秋天他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从此走上了一生从事地质科学的道路。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一面努力学习各门功课,一面积极宣传革命,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在老师孙云铸、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礻、王恒升及德籍教授P?米士等老一辈地质学家那里受到熏陶,培养了注重实践、一丝不苟的优良学风。大学毕业后,他被留在西南联大地学系当助教。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考取了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出国留学。经党组织同意以后,于1946年1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当代著名的地质学家之一Arthur.Holmes(亚瑟·霍姆斯)教授。1948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和高水平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当时他听说国民党政府即将崩溃,人民解放军就要解放全中国的消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虽然在国外有着良好的研究环境,优厚的待遇和光辉的前途,但祖国的希望、党的召唤、自己的追求,使他告别了英国返回阔别三年的祖国,并应聘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副教授,同时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迎来了全国的解放。

四、教书育人

从1948年底起的近三十年里马杏垣院士一直从事地质教育,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副教务长和副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开路先锋”的地质矿产工作,急需大量人才,因而创办地质学院成为地质部门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时的马杏垣教授,团结自己的师长和学友,带领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在校学生,夜以继日地投入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他组织年轻教员和学生到全国各地去采集教学标本;亲自讲授普通地质、构造地质课程,并到周口店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随着北京地质学院的日益发展,他肩上的担子也越挑越重。虽他身任领导职务,却从不离开基层,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培育新一代的构造地质学人才而辛勤地耕耘着,亲自开设《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课,主编了《构造地质学基础教程》。重视野外是地质科学的第一实验室,野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第一课堂。他教导学生们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构造地质学家,首先必须掌握辩证唯物的构造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驾驭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构造现象,才能在研究中国地质时防止出现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现象;其次还必须踏踏实实地在一些关键地区苦干几年、十几年,只有通过艰苦探索形成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才能全面铺开,多方面吸取营养,丰富自己,这就是他历来坚持的“一地起家”培养地质人才的道路。他不仅创立了这一系列的优秀教学思想,而且身体力行在北京西山建设天然实验室。他亲自组织过多次不同比例尺,以不同地质内容为重点的地质填图和调查,支持和鼓励他身边的一些青年教员,长期坚持西山的研究工作。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构造地质研究人才。

马杏垣院士作为原北京地质学院主管业务的主要领导成员,他更关心的是如何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办学道路来。他经常想:为什么在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十分缺乏的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能够培养出那么多优秀人才?原因很多,除了靠民族精神,有民主和科学的小气候之外,主要是有一支知识渊博,重视实践的师资队伍和他们带出来的优良学风。他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始终重视实践,坚持教学和科学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组织全校师生到国家建设急需和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进行生产实习。他亲临第一线,开创性地直接主持五台、秦岭、大别山和嵩山等地区域地质填图和找矿工作,名师垂范,开拓创新,不断进取,除总结区调找矿经验外,他还主持编写《中国区域地质》教科书和编制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使当时北京地质学院成为全国地质和矿产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地质学家和高级人才。

1966年6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他受到严厉的冲击和批判,北京地质学院被迁出京城,10年没有招生。粉碎“四人帮”后,他首先行动,面对原校已毁、新校未成的严重局面,忧心如焚。顶着“反迁校”的帽子和上边的种种压力,以他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代表广大教职员工,联合有关老领导、老专家,亲自上书,向中央领导多次反映意见,终于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支持,利用原北京地质学院校舍、设备和在京师资创办了地质学院研究生部。虽然1978年之后,他去地震战线继续他对地球科学研究的追求,不过他对学校的关心和对他的学生们的指导却始终没有间断过。学校改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后,又再聘他为兼职教授,仍然继续担任地质构造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数十年来,马杏垣院士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大半生,为培养新一代地质学家作出奉献,用注重实践的优良学风,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亲手培养的研究生有的现在已是研究所所长、教授、地学部门的高级研究人员,乃至中央领导成员。他调入国家地震局后,虽然工作任务上有了变化,科研为主的工作代替了过去的以教学为主的工作任务,但他深知祖国的四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研究生的担子。20年来他培养了十余名博士,数十名硕士。从研究生的选题,野外工作,论据的获取,结果的得出、验证及论文的结构他都要一一过目,亲自指导,从不当挂名的空头导师。他不顾年迈,带领弟子们去过燕山、阴山、秦岭、阿尔金山,考察甘孜地震、海原地震、鲜水河断裂带、红河断裂带、汾渭地堑、柴达木盆地、雁北高原、内蒙古高原及东南沿海地震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除了西藏和台湾省外,几乎全国有名的地震构造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到一个地方,除了具体指导研究生外,都要向当地的同行们传递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国际最新学术信息。由于长期的奔波和繁重的工作,他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导致了心房纤颤,使他数度住院。即使在医院里他也不忘工作,不断约研究生谈话,指导他们的研究工作。他的严谨学风,广博的学识,注重实践的求实精神,为他的学生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马杏垣院士虽早已离开大学的教学岗位,仍不忘教育事业,现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顾问;中国矿业大学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名誉教授,他经常前往讲学,指导教学和科研。

五、学术贡献

创建解析立学派

马杏垣院士对前寒武纪古老地壳和变质岩区构造研究的持续研究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培养出的人才也最多的方面。他深知,研究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石的构造,不仅是解决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要求的地学基础,也是认识岩石圈结构构造、探索地球早期历史和起源的关键。从他在苏格兰北部做博士论文搜集资料开始,50年来他从未间断过,“求太古之奥秘,窥元古之真谛”成为他不倦的执着追求。他以重点深入、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带领他领导的科研集体,以五台起家,嵩山为续,东至胶辽,西抵太华,北涉冀蒙,南进康滇,中国绝大多数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特别是在那动荡的岁月,他虽身处逆境,仍矢志不渝,十上嵩山,断断续续22载,终于克服了重重的自然和人为的困难,在1981年出版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专着和发表了其他相关论文,受到地质界一致好评,被誉为研究之范本,并获得了地质矿产部首批科技成果二等奖。于1983年,又在那里召开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现场会”。同年,国际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学术会专门组织中外专家赴嵩山考察。中国地学前辈黄汲清院士读了这部着作后,兴奋地写信向他祝贺,说该书“阐述令人信服,确是中国地质界之重大贡献”。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主席Zwart教授也同样予以高度赞扬。

在研究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方面,众多学者侧重从研究变质岩石学入手,但他的研究则以研究变形构造为其特色。他强调变质岩石的形成,是当时构造热事件的必然结果,是地壳深层流动的产物;变质地体的形成,前寒武纪大陆克拉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组合的过程。早在60年代,他就从华北地台上变质岩区构造研究出发,深透地洞察到,华北地台原先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大陆克拉通,而是由若干变质地块和变质褶皱带组合而成的。他曾用“萌地台”、“萌地槽”,“原地台”、“原地槽”等概念,形象地描述中国东部前寒武纪不同构造单元的性质和演化。并指出:正是由于中国古老变质基底的构造复杂性,才导致中国大陆构造呈现出“台中有槽、槽中有台”的复杂图像。这创造性的认识,在他的《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发展的样式》等一系列论着中得到反映,并在1978年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上获奖。到今天,有些提法虽已有所不同,但他的这些从实际出发而得出的认识,仍然在影响着中国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研究。为前寒武纪变质构造研究而奋斗终生的他,却从未固其所得、定其所识,又以他敏锐的目光,注意到板块学说对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研究的重大影响,并不断用更为鲜明的活动地球观深化这门学科的研究。他撰写的《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等专着,重点阐明了他对变质构造成因机制的认识。在他古稀之年,仍在为他的《中国前寒武纪》(英文,国外出版)巨着不倦地工作,为中国前寒武纪变质构造研究走向国际而奋力拼搏。

马杏垣院士长期在中国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和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的研究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他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生涯中,早期受施蒂勒“比较构造学”影响,但他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注意到,传统的比较构造方法有很大局限性。虽然人们区分各种构造和构造类型就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去鉴别,去进行分类;然而,只有应用辩证法,才能对构造现象的内在矛盾运动作出科学的解析。为了探索和建立构造地质学新体系,早已离开教学岗位的他,仍然以很大精力致力于构造方法学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他十分关注国外先进方法学的进展,从早期苏格兰地质学家创立的几何分析,到以后的Ramsay为代表的应变分析,Hansen为代表的应变相分析,以及Hobbs、Davis等对构造地质学的系统论述,他都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态度去研读,并以锐敏的洞察力从中发现其精华。通过自己的着述,结合中国构造实际,他把创建的构造解析方法介绍给国人,以《嵩山构造变形》、《变质岩构造工作方法》、《解析构造学刍议》等专着系统论述了构造置换、叠加和构造序列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概念。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构造方法学。他指出:“提出解析构造学是为了探索地质构造教学的一种新体系。”建立起一个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地质构造研究的、以分析地壳内在矛盾为核心的、运用当代最新构造解析方法研究所得的构造学。他倡导:“需要在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构造观的指引下,用新的构造方法学,去进行新一代的地质构造实践。”系统地提出:尺度,层次,构造变形场,岩性介质,叠加,置换,序列……等解析构造的八项基本原则。他强调,全面的构造解析应该做到分解与综合的统一,把地球构造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应当把国外将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来研究的方法与李四光先生有关构造体系的思想结合起来;从而把中国的地质构造研究带进了一个以辩证唯物构造观为指导的、以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为特点的多尺度、多因素、多体制和多世代构造的全方位动态分析的新领域。河南嵩山、北京西山、大别山、中条山、康滇和赣北等地的实践,使他的这一学术思想得到进一步充实与发展。

花甲之年作贡献

1978年马杏垣教授参加了首次“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得奖励;这一年他被推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因此,这一年不仅是中国前途命运的转折,对马杏垣院士来说也是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从武汉地质学院(原北京地质学院)奉调国家地震局,担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已是近花甲之年的马杏垣教授,追溯数十年走过的革命、教育和科研的坎坷道路,内心感慨万分。虽然从学术地位上看,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和追求,他已是誉满全球的著名地质学家,他自己或与同事一起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其中有六部论着。他担任了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任《地质论评》、《地震地质》等杂志副主编、主编,全国政协委员,同时担任过“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在当年的国家地震局春节座谈会上,他激情满怀,赋诗一首:

年近花甲逢转变,地震战线献余年。

重视实际求实是,四化建设做贡献。

以诗铭志,表达了他在夕阳岁月中的壮志豪情。他又开始在新的地震学术领域中辛勤耕耘。

经过了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马杏垣院士抓住了中国地震活动与第四纪以来的盆地构造有着密切的时空联系这一特点,把开展对大陆的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与地震关系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开始了地震地质领域中新的探索。过去,他精于前寒武系的构造地质研究,包括燕山、五台山、中条山、嵩山、太行山、秦岭、大别山乃至整个中国东部的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的研究。从地层层序的对比和划分,构造形迹和构造要素的组合和解析,尤其是对重力滑动构造的构造体制、运动方式、形成机制和动力来源的精辟研究,这些地质构造学领域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学术思想,很快就在石油、煤田和工程地质等领域中引起极度的重视,并产生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前寒武纪到第四纪,对几百亿到上千亿年的漫长地质年代,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艰辛的探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又陆续发表了《中国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英)、《华北新生代地堑系》、《论滑覆与岩石圈多层次滑脱构造》等论文。以深部重力均衡调整和热对流作用产生的垂直运动,导致表壳不同层次的水平扩展和横向位移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具体的裂陷和伸展构造实例,深入讨论分析了不同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发育历史,以及它们和地震活动的联系,此外,他还积极指导和鼓励他的研究生们在变质岩构造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多震层”、深蚀断层带和“古震源实体”构造的深入研究,开辟了地震成因研究的新途径。

当时,马杏垣院士又指出了块体构造的研究方向,通过亚板块和块体去阐述中国的岩石圈动力学。他认为块体转动在中国整体构造变形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来说,运用块体模型和均匀弹性模型截然不同。因为在块体模型中变形和应力的格式受相对强的块体与较弱的断裂带控制。这个模型预测的应力应变表现与均匀弹性模型不同。块体模型可以得到构造、地震及古地磁数据的验证。为此他为研究生选择了滇西、阿尔金、华北三个地区开展了块体转动方面的深入研究。

岩石圈动力学树丰碑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马杏垣院士在地质科学上的许多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组织领导才能,尤其是他一直站在地学研究的前沿,赢得了国内外地质界同行的尊敬和赞誉。在担任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执行局委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委员会构造委员会委员,岩石圈计划喜马拉雅委员会主席期间,在促进和组织国内及国际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

1982年为配合“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马杏垣院士作为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执行局委员向国家地震局建议编制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并出任主编,他以满腔的热情,决心为此作出贡献。作为当时的重点项目,组织了国内31个科研教学单位近200名科学家协同努力,共同完成各类序图、地质基础图、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专题图,以及新构造变动、地震活动、各省(区)地震构造及分区岩石圈动力学特征图共68幅。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挂图一幅,以及作为说明书的中英文专着。在完成如此浩繁的编图工作中,马杏垣院士不仅在图集的整体设计和总的指导思想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努力使之体现到每一幅图件的资料选取、内容表示和表现方式上,而且在组织领导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使图集能更好地表达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主题,并且尽可能多地反映实际资料和有关参数,他采用了多手段、多层次组合和综合的表现形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1985年召开的评审会上,数十名国内著名专家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图集是“目前国内岩石圈动力学研究方面编成的第一部大型地区性综合图集,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及重要的科学价值”。这一成果已被授予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图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列为经典出版物,被美国国家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岩石圈计划所作的贡献。

“全球地学大断面的编辑和综合研究”是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后五年的又一全球性的综合研究项目。马杏垣院士率先组织各方面人员编制出中国响水—满都拉地学大断面的草图,在前苏联伊尔库茨克的国际地学大断面协调会上展示,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虽然当时他已临近古稀之年,身体条件已明显不如从前,但是为提高中国地学研究水平,共享国际研究的成果,他又担任了“国家地震局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综合研究”主编,成为地震局系统6条断面的编制和研究的总带头人。他不仅从整体学术思想和组织领导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而且兼做其中1条地学断面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以作表率,引导大家从新的学术思路和新的理论加以认识和研究,以便赶上或接近国际地学的研究水平。鉴于他的严谨的学风和科学态度,他作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实干家而受到了同行的尊敬和拥护。这6条断面均获国际地学断面委员会评审通过和统一的国际编号,在国际上已出版的二十余条断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获国内外著名学者的高度赞赏,被授予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国际地学界著名科学家对马杏垣院士这两项成果给予的高度赞誉,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主席K.福格斯(Fucks)1989年8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说:“马杏垣教授主编的《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对国际岩石圈计划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其他国家编制这类图件建立了范例。……为所有研究岩石圈动力学的科学家提供了很实用的参考资料”。

国际地学断面计划委员会两任主席J.W.H.蒙格(Monger)和H.J.格茨(Gotze),对马杏垣院士主编6条总长八千余公里的地学断面的评价:“以马杏垣教授为首的科学家为全球地学断面计划(GGT)做出了最出色的成果,你们的断面显示了科学上的高水平,并为岩石圈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提供了重要轮廓,全世界的GGT工作组都将从你们雄伟的工作和经验中获益。”

“全球变化”是90年代国际全球性的地学界、生物学界的联合研究项目,马杏垣院士作为该项目创始的规划组成员之一,一方面积极介绍和促进,另一方面又在酝酿组织相应的课题,促进这一国际间的联合研究项目在中国的执行和发展。

六、个人作品

1.马杏垣等.1957.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北京:地质出版社

2.马杏垣.1960.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科学通报,(16)

3.马杏垣等.1963.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大地构造发展的式样.地质学报,43(1)

4.马杏垣等.1963.中国区域地质.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5.马杏垣等.1965.中国东部早太古阶段构造变动的特点.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

6.马杏垣.1978.变质岩构造工作方法.地质参考资料,(1)

7.马杏垣等.1978.地质构造形迹图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8.马杏垣等.1979.华北地台基底构造.地质学报,53(4)

9.马杏垣等.1980.河南嵩山前震旦岩群的变形变质史.中国科学,(3)

10.马杏垣等.1981.前寒武纪变质岩构造的构造解析.地球科学,(1)

11.马杏垣等.1981.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北京:地质出版社

12MaXingyuan,Wuzhengwen.1980.EarlytectonicevolutionofChina.PrecambrianResearch,14:185—202

13.马杏垣.1982.重力构造概述.见:构造地质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14.马杏垣.1982.论伸展构造.地球科学,(3)

15.马杏垣.1983.解析构造学刍议.地球科学,(3)

16MaXingyuanetal.1984.VariationintectonicstylethroughthePrecambrianhistoryofChina,JournalofGeodynamics,1(3—5)

17.马杏垣主编.1986.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1∶400万).北京:地质出版社

18.马杏垣等.1987.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要.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

19.马杏垣等.1987.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20MaXingyuan.1988.LithosphericDynamicsofChina.Episodes,11(2)

21.马杏垣主编.1988.重力作用与构造运动.北京:地震出版社

22.马杏垣主编.1989.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编委会.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3.马杏垣主编.1991.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及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英文版.1991.ICLandAGU,在美国出版

24.马杏垣.1994.全球地学断面计划.见: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北京:地震出版社

代表著作

《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

《地质构造形迹图册》

《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

《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1∶400万)及说明书》

《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及说明书》等。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