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祺照片

郭泰祺

郭泰祺个人资料:郭泰祺(1889—1952),字复初、葆东,湖北广济(今武穴)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早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12年后任湖北军政府秘书、外交股股长,武昌商科大学校长。曾参加护国运动。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政府外……
资料更新时间:2020-05-06 06:45:25

湖北省名人 黄冈市名人 武穴市名人

一、个人简介

郭泰祺(1889—1952),字复初、葆东,湖北广济(今武穴)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早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12年后任湖北军政府秘书、外交股股长,武昌商科大学校长。曾参加护国运动。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四一二政变爆发后,反对留血。1928年后任驻意大利公使、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外交部次长、驻英国大使。曾三次代表中国出席国联会议。1940年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国防最高会议外交委员会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联合国安理会首任中国首席代表。1952年病逝于美国。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泰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广济县

出生日期:1889年

逝世日期:1952年

职业:政治家、外交家

毕业院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民国时期“广济五杰”之一

代表作品:《费城新闻》、《宾夕法尼亚》

三、人物简介

郭泰祺(1889年—1952年),1888年冬月生于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田镇郭冲垸。民国时期“广济五杰”之一,其余四人为居正、饶汉祥、刘文岛、张导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北京政府副总统黎元洪的英文秘书。1946年2月任联合国安理会首任中国首席代表,三月至四月中旬任安理会主席,联合国原子能委员(安理会主席每月轮换一次,一次一国,此乃中国首任),1947年3月任联合国常规军备委员会委员,12月出任驻巴西大使,1949年退隐于圣巴巴拉,宾夕法尼亚大学赠予其法学博士。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欢迎并屡邀郭回国工作,郭因病未能成行,于1952年2月29日病浙于美国加利福利亚洲医院。郭自幼酷爱读书,课余还从事放牛、拾粪等农事劳动,1903年考入武昌南路高等小学,次年16岁时,因成绩优异,被选送赴美留学,清政府发给其家庭安家费白银25两。当时殷实人家不愿子女出国留洋,怕冒风险,郭泰祺去后,有好事者嘲笑其你“25两银子质(卖)个儿子”。

1911年3月,郭泰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美国优秀大学生,进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并任《费城新闻》、《宾夕法尼亚》记者和编辑;1912年返国加入中国国民党,任湖北省都督府外交股长(类今省外办主任),次年赴京任副总统黎元洪的英文秘书;1916年黎继任总统,郭兼任外交部参事、总统府等顾问;次年郭赴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事。1919年,郭泰祺以中国代表团技术专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1923年任外交部次长;1926年郭参加北伐,接洽军事;1927年北伐军攻取京沪后,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派郭赴沪了解情况,以作外交准备;时值宁汉分裂,郭私受蒋介石委派,任江苏交涉员兼上海政治分会会员,为将办理外事。武汉国民政府中央执委会以此作出决议,永远开除郭泰祺党籍,明令通缉,并通电斥蒋,后蒋汪合作,此案不了了之。同年伍鲜枢辞外交部长职,由郭代理外交部长。

1932年郭泰祺任外交部政务次长,2月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3月18日以国民政府首席代表身份赴上海英领署参加中日停战会议,议定淞沪停战协定,同年9月奉命出任驻英公使,三年后升任驻英全权大使并获伦敦大学所赠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34年兼任国际联盟大会中国代表,1936年6月为互换“中爱(爱沙尼亚)友好条约”全权代表。抗战期间,郭泰祺在伦敦多次照会国联,要求采取措施,制止日军侵略,申明中国不接受日英以中国领土作交易的协议,重申“我国此次抗战乃为争民族之独立自由,非至敌人放弃其侵略政策,绝无和平可言”的立场,郭驻英时,李四光亦在伦敦供职,两人同是黄岗同乡加之湖北省南路高小同学,因而过从甚密。同时英牛津大学授予郭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抗战中郭和顾维均努力争取国外的援助,曾从英国取得几笔贷款,1939年8月,抗议英政府将天津汉奸程庚锡被刺案所拘之同胞移送日本侵略军事当局,后又抗议日英以中国领土作交易所签订的有关在日占区江岸海关税款交付的协定。

1941年4月郭泰祺奉调出任外交部长,7月又兼任国际最高会议常务委员,后以修建郭长官邸一事,为当时舆论界所指责,旋于12月被免除郭长职务;据随郭泰祺任秘书多年的李铁铮先生称,郭泰祺被蒋介石免去外交部长职务事众说纭纭亦与得罪戴笠有关;作家韩素英在《无鸟的夏天》中谈到:“民国三十年(1941)初冬,一场反对外交部长郭泰祺的政治阴谋逐渐形成,一时重庆的社交界,上层人物,不谈饥荒,不论救国,而专论一部长的桃色新闻,这是一场反对外交部长郭泰祺的阴谋”,实际上是戴笠,胡宗南的中伤舆论。郭泰祺原配胡氏,与郭泰祺虽婚而未同居,一直在广济故乡居住。郭泰祺另娶徐氏系苏州殷实巨商小姐。1931年家乡水灾,他给全垸三百多人各赈大米一斗。郭是武穴市也是湖北省历史上的首位外交部长、第二位大使,中国驻联合国首任安理会主席,人称其为爱国的天才外交家。蒋介石于1941年4月将郭泰祺内调回国,委任他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同年12月因被免去外交部长,任最高国防会议外交委员会主席。1945年中国国民党六大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再度复出,于1946年赴伦敦参加第一次联大会议,出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首任中国代表。后任驻英及巴西大使。晚年旅居美国加州。1952年2月29日,郭泰祺在美国病逝。

四、人物生平

1902年,郭泰祺考入张之洞创办的新式学堂-武昌南路高等小学堂。由于天资聪颖,成绩优异,1904年,他被选送美国留学,先后完成中学和大学教育,最后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12年他回到国内,时值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经推荐担任湖北军政府的外交股长,开始了外交生涯。随后,在王世杰的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其后任总统黎元洪的英文秘书与总统府顾问兼外交部参事。

在此期间,郭泰祺与曾任外交总长的伍廷芳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伍廷芳非常赏识郭泰祺的能力与才干,将大量的实际外交事务交给自己的儿子伍朝枢和郭泰祺打理,这为他以后在外交界立足打下了基础。1917年张勋复辟以后,伍廷芳带领郭泰祺南下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护法运动,担任护法军政府参事及外交次长。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郭泰祺再次跟随孙中山、伍廷芳由上海至广州,重组军政府。

1918年,为争取美国对广州护法军政府的支持,郭泰祺访问美国,但其后美国并未给予实质性的帮助。1919年,他出席了巴黎和会,但由于因故延期到会而仅仅成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专门委员,虽未能像顾维钧和王正廷一样作为正式代表据理力争,但他也是极力劝阻代表团在和约上面签字的专门委员之一。

1924年,国立武昌商科大学学生驱逐原来的校长,郭泰祺作为威望较高的湖北人被选派为新任校长,但郭泰祺并没有在教育界留恋过多,很快又涉足外交事务。

1927年3月,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派郭泰祺去上海了解蒋介石另立政府的情况。郭泰祺到上海后,却投入了蒋介石幕府,帮助蒋介石与外国人的交涉事宜。宁汉合流后,伍朝枢为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郭泰祺就任外交部次长兼上海交涉员。但1928年2月,重新上台的蒋介石却免去了他的党政职务。1929年,失势后的郭泰祺便与早在广州任职时期结识的汪精卫走到一起,成为汪系干将之一。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他代表汪精卫与陈公博去劝说张学良反蒋,但张学良权衡得失,通电拥蒋,并派兵入关,使得汪精卫等人的阴谋落空。1931年,郭泰祺参加了汪精卫、唐绍仪等人组织的广州反蒋政府。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局风云变幻,蒋汪相互妥协,汪精卫担任行政院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郭泰祺作为中方首席代表参加中日停战谈判,中日双方达成《淞沪停战协定》。由于协定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能驻军,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5月3日,上海爱国团体代表数十人涌入郭泰祺住宅进行质问,情绪激动间有人将准备好的银元以及桌上茶杯等物品朝郭泰祺砸去,郭氏躲闪不及,额眉为银元所伤,鲜血直流,被送往医院救治。1932年,郭被任命为中国驻国联首席代表兼任英国公使。

从1932年9月受命使西到1941年4月奉命担任外交部长回国,是郭泰祺外交生涯的辉煌时期。他在国联讲坛、英伦大地上纵横驰骋,在中国外交史书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充分揭露日本侵华事实,将国联变为中国控诉日本的讲坛。1932年到1933年,郭泰祺与顾维均、颜惠庆等人力争国联通过谴责日本行为的决议。1934年9月,郭泰祺在国联第十五届大会上作了长篇演讲,要求国联正视中国问题,反对任何承认伪满洲国政权的行为。1935年和1936年,郭泰祺等人又四处游说,力排万难,试图恢复中国在国联的非常任理事国地位。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郭泰祺在第一时间与各国沟通联络,希望国联对日制裁,然无功而返。于是,他对国联彻底失去信心。

反对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推动英国开放中国军事补给线滇缅公路。绥靖妥协是英国20世纪30年代对日政策的主要特点。1938年英日海关协定的签署、1939年"有田-克莱琪协定"的出台,都是英国对日绥靖政策的结果。1940年,英国下令关闭滇缅公路,使郭泰祺十分气愤,他以政府的名义对英国发出抗议:"八年来致力增进中、英友谊,所以对我政府报告,总以英国重道义决不负我为言,此次英方处置,使祺痛惜深于愤懑"。以后,不断地与英国首相、外长、外交次长等人进行会晤,首先解决了药品、急救车辆的运输问题,随后步步紧逼,要求解除汽油禁运和三个月结束后开放滇缅公路。郭泰祺甚至以日本在中国大肆搜捕英国侨民的不争事实,教训英国对日本绥靖的危害。在郭泰祺的努力下,英国终于终止了关闭滇缅公路的协定,中国通过滇缅公路的军事补给线路重新得以畅通。

多方谋取英国对中国抗战事业的支持和援助,争取英国民众的理解和同情。在任期间,通过郭泰祺的种种努力,中国获得英国对华援助总计1800万镑,折合7200万美金,为中国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为了促使英国民众关心中国抗战,他不拘于职业外交官的小圈子,广泛开展公众外交,尽量充分利用与英国民众和官员见面的机会发表各种讲演,宣传中国的建设成就和抗日精神,在英国民众中树立了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英雄形象,他因此赢得"出色演讲家"的美誉。

1935年5月,中英两国使节关系上升为大使级外交关系,郭泰祺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首任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1938年初,英国牛津大学授予郭泰祺名誉法学博士学位,高度赞扬他在英国的外交成就。郭泰祺是第一位以大使身份获此殊荣的华人。1941年4月,郭泰祺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立即在英国引起轰动,各种各样的函电和贺信如雪花般飞来。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评价郭泰祺在英国的工作称:"郭氏在驻英大使任内,其代表国家坚定而安详……郭氏大使任内履行艰巨任务,为各方所尊崇"。4月17日,郭泰祺离开英国回国赴任。

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以后,看似郭泰祺政治生涯如日中天,不曾想当年12月就被摘去了乌纱帽,就像一曲华丽的乐章突然在高潮的时候嘎然而止。

郭泰祺之所以被免职,社会传闻是他本人生活“不检点”。1941年12月22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题为《拥护修明政治案》的评论文章,指出:"某部长在重庆已有几处住宅,最后竟用65万元公款买了一所公馆。……另闻此君于私行上有不检之事,不堪揭举。"某部长就是针对郭泰祺,私行上面的不检之事,指的是郭泰祺回国以后与一位女子之间的风流韵事,据说郭泰祺与一女子形影不离,出入公共场合,引起广泛关注,郭泰祺被罢官,坊间有"一吻丢官"的戏说。

但是仅以个人的私生活就断然罢免职位如此之高的官员在国民政府内部还属少见。一些研究者认为根本原因是郭泰祺早年曾跟随汪精卫公开反对过蒋介石,蒋介石请他出任外交部长是不同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郭泰祺常年在国外出使,对于国内政治斗争的残酷估计不足,也是他被人抓住口实掀落马下的原因之一。

郭泰祺被免去外交部长以后,蒋介石给了他最高国防会议外交委员会主席的空名。抗战胜利后,经美国特使马歇尔和王世杰的推荐,郭泰祺被派往美国,作为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的首席代表。"此时的郭泰祺吸取了昔日的教训,在纽约的生活过得十分谨慎,用钱节约,且时刻检点自己的私生活。1946年2月,郭泰祺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兼出席安理会常任代表。按照各国国名字母顺序,郭泰祺代表中国政府担任安理会第一次会议第一任主席。郭泰祺利用其在国联工作时的经验,主持会议有条不紊,极为得体,在担任主席期间为中国赢得了不少声誉。"

1947年4月的一天,郭泰祺乘车从寓所到代表团办事处,途中心脏病突发,随即被送往纽约长老会医院。至此,他开始了与病魔的斗争。1947年12月,郭泰祺被派担任驻巴西大使,他以"巴西的天气并不适合静养身体"为由婉拒。之后,他退隐美国,直到1952年2月29日因病去世,终年63岁。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