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民照片

刘新民

刘新民个人资料:刘新民(1937年-2003年8月24日),男,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人, 又名刘孚,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一级演员、豫剧豫东红脸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传人、豫剧“八大红脸王”之一。……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21 09:16:32

一、个人简介

刘新民(1937年-2003年8月24日),男,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人, 又名刘孚,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一级演员、豫剧豫东红脸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传人、豫剧“八大红脸王”之一。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新民

别名:刘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出生日期:1937年

逝世日期:2003年8月24日

职业:豫剧红脸演员

代表作品:《刘公案》、《地塘板》、《串龙珠》、《杨河堂》

主要成就:豫东八大红脸王 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传人 豫剧五大须生唱腔风格之一 豫剧“舍命王” 豫剧“常胜将军” 豫剧“拼倒山”

师承:红脸(老生)

行当:豫剧唐门

流派:邵留新、魏新建

传人:

三、名角简介

刘新民(1937——2003)又名刘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红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豫剧五大风格须生之一。”以继承唐玉成的唱腔风格而闻名,他嗓音特别高亢明亮,唱腔特点突出,做戏认真,登上舞台,便容光焕发,劲头十足。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刘新民师从李洪友,接受过唐玉成的教诲,师从李洪友,工须生(红脸),由于他唱戏从不惜力,自幼便有“舍命王”的美称,刘新民一生演戏颇多,多为古装袍带戏。如《串龙珠》、《杨河堂》、《悬空案》、《斩黄袍》、《白虎堂》、《十五贯》以及《刘公案》。特别是《刘公案》,不仅是其拿手戏,也是其看家戏,代表性剧目。每每必演,每演必响,唱遍了苏鲁豫皖诸县市及豫北、豫南的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在苏鲁豫皖一带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被誉为"红脸王"、"拼倒山、"舍命王"、"常胜将军"等。

四、红脸名家

刘新民,又名刘孚,男,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人,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一级演员、豫剧八大红脸王之一。他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从未遇到过变声期,这在豫剧男演员中实不多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出场亮相,搭腔唱戏,必有喝彩之声。由于他唱戏从不惜力,自幼便有“舍命王”的美称。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剧团的踪迹,他不仅唱响苏鲁豫皖相邻的数十个县市,而且唱响豫北、豫南等地。

五、人物经历

刘新民,1937年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天瑞除耕种几亩薄田外,农闲时做小生意(香烟、糖果之类),补贴家用。

自幼入虞城县豫剧团。

1950年春季,艺人李洪友(虞城县闻集乡人)在马牧集东小店(即现大统路东街)收徒打戏。刘浮即入科学戏专攻红脸。由于他有一副好嗓子(纯正甜美),一副好身材(身板匀称),好扮相(国字脸、大眼睛),因而一登台亮相便好评如潮。

1952年,该科班被收编为谷熟县豫剧团,学艺三年未满的刘浮即成为该团的主要演员之一。

1954年,谷、虞合并,称虞城县,刘浮即被编入虞城县豫剧二团,仍为该团主演之一,直至退休。

2003年7月27日、阳历8月24日清晨,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而终,享年68岁。

就在他去世(2003年8月24日晨逝)的前三天,还在登台演出。

六、代表剧目

刘浮一生演戏颇多,多为古装袍带戏。其代表剧目:《串龙珠》、《地塘板》、《斩黄袍》、《十五贯》、《杨河堂》、《白虎堂》、《刘公案》、《状元媒》、《青钢山》。

特别是《刘公案》,不仅是其拿手戏,也是其看家戏。每每必演,每演必响。几乎唱遍了苏鲁豫皖诸县市及豫北、豫南的广大地区,计两千多场。同时又被几家音像公司录成磁带和光盘大量销售,广泛流传。在苏鲁豫皖一带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刘新民先生创造了很多受观众欢迎的人物形象,享誉豫东、皖西北、鲁西南、江苏等地,被誉为"红脸王"、"拼倒山、"舍命王"、"常胜将军"等。所演《刘公案》、《地塘板》、《串龙珠》,《杨河堂》等戏被录成盒带,行销于豫、皖、苏、鲁各省。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