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灵风照片

叶灵风

叶灵风个人资料:叶灵凤(1905.4.9—1975.11.23)原名蕴璞。男,江苏南京人。1925年加入创造社,开始文学创作。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是创造社后 期的重要成员。著名画家、藏书家、作家、收藏家。……
资料更新时间:2023-10-17 05:38:28

一、个人简介

叶灵凤(1905.4.9—1975.11.23)原名蕴璞。男,江苏南京人。1925年加入创造社,开始文学创作。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是创造社后 期的重要成员。著名画家、藏书家、作家、收藏家。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叶灵凤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1905.4.9

逝世日期:1975.11.23

职业:著名画家、藏书家、作家、收藏家

毕业院校:上海美专

代表作品:《女娟氏之遗孽》、《菊子夫人》、《红的天使》等

三、人物介绍

叶灵凤(1905.4.9—1975.11.23)原名叶韫璞,另有笔名昙华、叶林丰、霜崖等,江苏南京人。现代极具特色的作家、翻译家、画家、和收藏家。青少年时代在九江、镇江居住。毕业于上海美专。

1925年加入创造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少年时曾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学习。1925年加入创造社,开始文学创作。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是创造社后期的重要成员。1926年与潘汉年主编《幻洲》半月刊。1928年主编《现代小说》和《现代文艺》。1934年与穆时英合编《文艺画报》。1938年去香港,在港30多年一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还编过《立报.言林》、《万人周刊》。

四、早期代表作

早期小说具有浪漫主义倾向。

代表为《女娟氏之遗孽》。还有短篇《菊子夫人》,长篇《红的天使》、《未完成的仟悔录》等。

都写得平淡而意味集永,如《香港方物志》等。

五、人生经历

1926年与潘汉年合办过《幻洲》。

1928年《幻洲》被禁后改出《戈壁》,年底又被禁又改出《现代小说》

1929年创造社被封,一度被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参加《救亡日报》工作,后随《救亡日报》到广州。

1938年广州失守后到香港。从此在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

三十多年中,太平洋战争前编过《立报》副刊《言林》、《星岛日报》副刊《星座》,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一度被捕。其后编过杂志,写过甲申三百年祭和苏武吞旃之类的文章,更配合国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做过搜集抗战所需的敌情材料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编《星岛日报》的《星座》副刊,直到晚年退休。长期为《大公报》、《新晚报》、《文艺世纪》、《海洋文艺》等报刊写稿。其间应邀回北京观礼、参加招待会及到各地旅行访问数次。遗言以所弦善本清嘉庆《新安县志》献与国家(生前曾拒外人收购)。死后家属按照他的意愿,送广州中山图书馆,其余藏书尽献香港中文大学(他藏书甚丰,是香港有名的藏书家之一)。

作品有:小说《菊子夫人》、《女娲氏的遗孽》、《鸠绿媚》、《处女的梦》、《红的天使》、《我的生活》、《穷愁的自传》、《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未完成的忏悔录》、《美的讲座》等;

散文、随笔《天竹》、《白叶什记》、《忘忧草》、《读书随笔》、《文艺随笔》、《晚晴什记》、《北窗读书录》、《花木虫鱼丛谈》、《世界性俗什谈》等;

有关香港的著述《香港方物志》、《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香港的失落》、《香岛沧桑录》、《香海浮现录》等;

翻译《新俄罗斯小说集》、罗曼·罗兰《白利与露西》、显克·微支《蒙地加罗》以及《故事的花束》、《九月的玫瑰》和纪伯伦的散文等。

他是著名画家、藏书家、作家。译笔端庄、流利,富有情趣,读来不惟于茨威格等家的书林之旅中受益多端,而且细细品味译者的妙笔神韵,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曾被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称作“纸老虎”,当时是不大被欣赏的。

六、藏书的那些事

作为收藏家,他最大的收藏便是各种书。无论是平静如水的日子,还是在烽火连天乃至于苦难挣扎的岁月里,他的藏书之癖都未曾丢弃。

抗日战争前,仅上海叶灵凤就有藏书万卷,他的外甥叶周回忆小时候到叶灵凤虹口的家时,见到书房里的书架如同图书馆里的一样,一排挨一排,让他惊讶不已。

黑婴这样评价早年的叶灵凤:“叶灵凤曾被人看作洋场阔少,其实不然。他虽然穿着讲究些,头发梳得乌光,可是不吸烟、不喝酒,生活作风很严谨。他是个藏书家,书房里尽是书。

”家中藏书都是爱书成痴的青年叶灵凤忍饥挨饿一本一本淘来的。当时他非常穷,从当年的哈同花园附近到西门斜桥去上课,往往都是步行,有时连中午的一碗阳春面的钱也要赊欠。但跑旧书店的习惯却一天甚比一天,当在旧书店淘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英国画家诗人罗赛谛的诗集,简直欣喜若狂,恨不得废寝忘食地把它们看完。上海沦陷,叶灵凤随《救亡日报》仓促转移广州时,把这批藏书全留在上海。抗战期间,叶灵凤时时念及这批藏书,准备战事结束后,赶回上海去整理。谁知这些书在沦陷期间就已失散,这让他痛不欲生。

当年叶灵凤离开上海前往广州之时,随身悄悄带上了几册平日心爱的谈论书物版本聚散变迁的小书,有《猎书家的假日》、《英国的禁书》、《书与斗争》、《藏书快语》、《藏书这玩意》、《书志学讲义》、《纸鱼繁昌记》。但就是这一叠书,也因广州的沦陷,成为大海中的遗珠,成为他心头之痛。

叶灵凤藏书甚杂。香港停战那一年,老友邵洵美从上海到香港来,在叶灵凤的书房里看到书架上有弗列采的《金枝》、魏斯特玛尔卡的《人类婚姻史》,不免有些诧异。叶灵凤的回答是:“道在瓦砾、道在粪土,开卷有益。”于他而言,凡是书都喜欢,凡是书都想读一读翻一翻。

晚年,叶灵凤更以藏书极富而闻名于港九。其藏书可谓五花八门,兼收并蓄,包括中西美术、西洋文学、史地文物、古典笔记、地方志、民族和民俗风土等,达万册以上。他的好友黄蒙田说:“他的家是书城,卧室、餐厅、走廊和士多房排满了书架,很大的客厅其实等于他的书房,地上像山一样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他的生命中如果删除了书,真的剩不下多少东西了。

叶灵凤藏书成痴,但绝非一个为藏而藏的书奴。无论版本怎样珍贵的线装书或西书,只要同好来借,他都乐意。叶灵凤曾在《书痴》一文中就谈到他对于藏书的认识:“读书是一件乐事,藏书更是一件乐事。真正的爱书家和藏书家,必定是一个在广阔的人生道上尝遍了哀乐,而后才走入这种狭隘的嗜好以求慰藉的人。他固然重视版本,但不是为了市价;他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叶灵凤这篇文字,看似在讲麦赛尔的铜刻《书痴》,其实也是表明自己藏书的目的。当年田汉曾致信叶灵凤,说:“《资本论》兄目前如不用,望悉以借用。因我想趁此余暇,切实读一读,兄能‘玉成’我否?”叶灵凤欣然答应。穆时英曾于1935年6月7日致信,向叶灵凤索借朱士(今译乔伊斯)的《优力栖斯》(今译《尤利西斯》)。叶灵凤次日便回信,答应将书带到上海杂志公司,让穆时英自己来拿。

在叶灵凤的藏书中,他非常喜欢俄国出版家绥青的一本书《为书籍的一生》。其实,叶灵凤的一生就是不停地买书、藏书、读书、写书。“为书籍的一生”,也正是他半个多世纪读书生涯生动真实的写照。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