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如照片

张静如

张静如个人资料:张静如,男,1933年出生,北京市人。1950年起先后就读于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8月29日21点47分,张静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20 17:12:24

一、个人简介

张静如,男,1933年出生,北京市人。1950年起先后就读于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8月29日21点47分,张静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静如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33年

逝世日期:2016年8月29日

职业:中共历史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

三、人物履历

我国著名学者、中共历史学家、李大钊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四、人生经历

不说命,只说现实,他出生的日子确实不好,正赶上国家处于危亡之时。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得寸进尺,咄咄逼人,中国老百姓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害怕当亡国奴。

最得意的事,是打日本小孩。恨日本人可不敢惹大人,只能欺负小孩。也别说,不是完全不敢捉弄大人。记得有这样一些事:一件事是到日本洋行去偷东西。另一件事是在路上捉弄日本兵。北平沦陷八年,日夜盼着抗日的胜利。

他生在西城的新建胡同,因年纪太小,无印象。整个家庭生活是有序的。每天,父亲上班。孩子们大的上学,小的在家玩。母亲和佣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两位奶奶闲着没事,或在家休息,或出外走走。

北平沦陷后,社会生活各方面压力都很大。尽管如此,孩子们却不予理会,只是有时不爱吃粗粮,别的很少感受,因为一切有大人顶着。他们仍然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享受着家庭的温馨。我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度过了童年。

1944年9月,进入了外交部街的私立大同中学。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反映。大同中学的校训、校歌立意于此,说明创办者和继承者都立志为培养青年学生走上人生的正确道路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4年2月,组织上调到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当时不愿意去,因为喜欢搞历史,不爱搞哲学。不过当时他又想到,研究历史必须掌握理论,借此机会学习点理论也是好事,学完了还可以想办法转回搞中国革命史。两年半的进修,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个是继续加强史料的基础,一个是专心深入读马恩列的著作。他一直以为这两年半叫“进修”,没想到“文化大革命”以后,北京大学突然发给他一个研究生班的证书。这样,他有了研究生学历

2016年8月29日21点4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五、个人作品

主要从事李大钊、中共党史党建、高校党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首倡中共党史学研究、以中国社会史研究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中共党史是历史科学及其重要意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出版了《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共党史学》、《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中国共产党通史》、《张静如文集》、《中国现代社会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等40余部专著和教材。其中:《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1957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李大钊生平及思想的著作,《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获北京市1996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国共产党通史》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的提名奖。

在6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已110多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是国内著名的教授、研究员。同时,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自1987年起,发起并连续主持召开全国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硕士点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建立了此类专业研究生学习交流的制度。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