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然照片

李瑞然

李瑞然个人资料:李瑞然,1922年生于广东电白。从广州市98中学退休以后,他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用两万多张照片记录了广州的变化,被影友称为“扫街元祖”。2008年,他在媒体和热心人的帮助下举办了轰动一时的摄影展览《老城·老人·生命的回忆》,其后把拍摄的照片全部捐献给广州档案馆。2012年12月12日凌晨2时46分……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07 17:49:55

一、个人简介

李瑞然,1922年生于广东电白。从广州市98中学退休以后,他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用两万多张照片记录了广州的变化,被影友称为“扫街元祖”。2008年,他在媒体和热心人的帮助下举办了轰动一时的摄影展览《老城·老人·生命的回忆》,其后把拍摄的照片全部捐献给广州档案馆。2012年12月12日凌晨2时46分,因脑梗塞后遗症、急性胃炎等,李瑞然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瑞然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电白

出生日期:1922

逝世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代表作品:《老城·老人·生命的回忆》

三、人物介绍

1922年,李瑞然在广东省电白县出生。求学时期,李瑞然在广东省立艺专师从马思聪、马师曾等名师,也曾多次接待关山月、黎雄才等名家到电白采风。1960年,首次来到广州的李老,开始在多宝路的艺术专科学校教书。1961年,他在文化公园负责“收租园”大型雕塑的创作,多年过去,如今仍是不少“老广”的集体回忆。“教书育人是爸爸的理想,但他很少谈理想,更多是行动。”李易的心目中,李瑞然就是一个低调的老实人。

20世纪70年代,李瑞然开始在真光中学任教,后因校舍迁移,他被分流到98中任教,直至退休。“当时爸爸在雕塑方面小有名气,就有外商来请他帮忙做万圣节的面具。”与外商的相识,让李瑞然开始拿起相机记录广州城变。

四、事迹介绍

20世纪90年代,李瑞然偶然看到一份香港报纸,两张港人住宅区避风塘的照片对比强烈:一幅尽显昔日的破旧简陋,一幅是现代化的林立高楼。那一年,已经70多岁的李老,开始每日背起相机出门。“推土机不管天气,我也不管。拆到哪里就拍到哪里。”李瑞然曾经称自己是“和推土机赛跑的人”。最初骑着单车走街串巷,后来年纪渐长,李瑞然改乘公交车出行。

在胶卷时代,摄影发烧友会被戏称为“败家仔”。小舅子黄人牧,是李瑞然的其中一位“摄友”。“上世纪90年代,一卷普通的胶卷批发价也要15元左右,冲洗费每张大概1元,每次跟他去大学城,单冲洗费,每天就100多元。”黄人牧记得,李瑞然的退休金基本都花在拍照上,有次因为要买胶卷,他将珍藏的金猴邮票卖了。“要是去大学城,早上六七点就起床,直到下午4点多太阳西下,他才肯回家。”

李瑞然生活里的关键词很简单:收集新闻、拍照、种花、煮饭、整理照片。李易说,李瑞然每次拿回冲好的照片,都会立刻在照片背面写下日期、地点等。“每晚忙到凌晨两三点是经常的事。别人拍照可能当成兴趣,他却当成了一份责任。”

曾经有街坊问李瑞然:拍照做什么?他说,这是要让你们的子孙看到以前爷爷住的地方。他在随感录中这样写过:“留给后人的仅仅是高楼大厦吗?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中国缺少敬畏文物的传统。”

“三多轩”文具店、“艳芳照相馆”、“致美斋”食品店,“新华电影院”、“大学鞋店”、“李占记”钟表店、西关大屋、东山洋楼、康有为故居小蓬仙馆……近20年来,他用掉了1300多卷胶卷,拍摄超过5万张照片。在很多拆迁的现场,这位老人给街坊留下深刻印象:倒扣着帽子,露出“钉子户”般的门牙。

2008年,在陈扬的支持下,李伯举办第一次个人摄影展,名为“老人·老城·生命的记忆”。这位草根摄影“达人”成了街坊明星,每次到猎德村等地,粉丝前呼后拥、争相与其合照。

五、生病去世

2011年端午节李瑞然拍摄猎德涌龙舟赛过后没几天,突然中风,精神也每况愈下。李瑞然曾经说过:坐轮椅都要影相。直到躺在病床上,他已没有力气再举起相机,他好几次为此流泪。

2012年12月12日凌晨2时46分,因脑梗塞后遗症、急性胃炎等,李瑞然与世长辞,享年90岁。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