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冰(1909年10月22日-2009年2月25日),女,曾用名杨淑德、杨英华,奉天(今辽宁)海城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妇女部部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旅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海城中心县委书记、辽南省委民运部副部长、东北妇女联合会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共鞍山市委书记处书记、市委书记,辽宁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克冰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8年离休;2009年2月25日在沈阳病逝,终年100岁。
中文名:杨克冰
别名:曾用名杨淑德、杨英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海城市
出生日期:1909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2009年2月25日
职业:原全国人大常委兼辽宁人大副主任
毕业院校:中央党校(延安)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抗日战争期间创建冀西游击队 解放战争期间领导辽南土地改革 建国后参加恢复鞍钢生产领导工作
代表作品:《追求与奋斗》(个人回忆录)、《鞍钢扭亏增盈的启示》
杨克冰同志于1909年10月22日生于辽宁海城验军镇二道岗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1岁时父亲病逝。曾做童养媳。靠自学识字和进免费私塾馆读过书。“九一八”事变后,随家人流亡关内。1933年1月在北平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6月至同年9月,杨克冰同志先后在张家口党的前委机关、察哈尔民众后援总会、抗日同盟军教导队工作,经历战火的考验。1933年10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团结狱友反虐待、争人权、参加声援国际友人的绝食斗争,积极做党的秘密联络工作,经受住敌人多次审讯,没有暴露共产党员身份和党组织的秘密。1936年11月出狱后被党组织派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工作,任“民先队”总队妇女部长,组织、宣传和发动各界妇女投身抗日救亡斗争,领导发动群众筹集军用物资支援绥远、卢沟桥抗战。
1937年10月,杨克冰同志被党组织派往冀西民训处工作,后参加冀西游击总队任四大队副指导员。1938年3月任冀西游击总队政训部副主任。1940年7月冀西游击总队改编为八路军129师第11旅,她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随11旅参加百团大战,不顾当时身患疟疾,坚持为部队保障了弹药供应、战地后勤等工作。1941年5月至1945年9月赴延安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和参加党的“七大”。
在抗日战争期间,杨克冰同志一直战斗在太行山,参加过多种形式的对敌斗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担任冀西游击队领导工作期间,她在工作中独立思考,克服各种困难,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武装力量,抗击日寇侵略,有力地领导了游击队开展斗争,为创建冀西游击队,坚持冀西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1945年9月,杨克冰同志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赴东北,由辽宁省工委分配任海城中心县委常委、民运部长。1946年2月任中共辽宁二地委民运部长兼海城县委书记,同年6月任中共辽南一地委常委、民运部长。1947年秋任辽南土改工作团政委。1948年5月任辽南省委民运部副部长兼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1949年1月当选为东北妇联主席、全国妇联执委,同年8月当选东北人民政府委员。在解放战争中,她为坚持辽南对敌斗争和领导土地改革运动作出重大贡献。
1949年4月至1952年9月杨克冰同志任中共鞍山市委常委、职工部长兼鞍山市和鞍钢工会主席期间,代表市委参与鞍钢恢复生产的领导工作;她知难而进,和鞍钢领导班子一起边调查研究,边制定对策,在鞍钢开展生产自救和献交器材运动,发动职工开展生产竞赛运动等,极大地调动了鞍钢人的工作热情,涌现出许多孟泰式艰苦创业的典型——杨克冰同志为共和国的重工业基地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952年10月,杨克冰同志在北京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学习三年,任院党委委员。1955年10月重返鞍山工作,任鞍山市委常委、监委书记、市委书记处书记。1956年9月参加党的“八大”。
杨克冰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和审查达9年,1975年11月重新工作后任中共鞍山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
1978年2月,杨克冰同志任鞍山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财贸工作。当时财贸系统遭“四人帮”破坏严重,她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整顿财贸队伍的思想和作风,整顿经营,扭转了全市连续3年的财政赤字,建立起适应发展需要的财贸工作体制,受到省委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杨克冰同志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3月当选辽宁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6月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杨克冰同志1988年3月离休后,思想没有离休,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关心党的事业,支持在职同志和年轻干部工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她撰写的《鞍钢扭亏增盈的启示》等调查报告受到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视,均发表在省级内部刊物上;她组织编纂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辽南一地委》一书获辽宁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为告诫后人牢记党的光辉历史,她不顾年迈体弱,仍不辞辛苦参与地方党史编纂工作,笔耕9年写出回忆录《追求与奋斗》一书。
杨克冰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忠诚,对事业执着。在革命战争年代,她出生入死、百战沙场、不畏艰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她顾全大局、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杨克冰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她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生清廉,无私忘我;她始终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她为人正派,艰苦朴素,平易近人。
她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领导能力和优良作风赢得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衷心爱戴,她永远是人们心目中值得敬重的“杨大姐”。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