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应用X射线衍射和热学分析等方法从事无机盐、氧化物和金属合金体系功能材料的合成,相图、相变和晶体结构的研究,以及X射线物理和应用晶体学等方面的工作。发表论文和综述120多篇,有“Tl-Ba-Ca-Cu-O体系一系列超导相的晶体结构”,“LiIO3多型性相变和各相相对稳定性”等。在国际上较早地指出铊系存在着一系列不同堆垛层数的超导相,并发现了新的结构类型。发现LiIO3复杂的相变过程,为重建型相变理论提供实验依据。
中文名:梁敬魁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1931年4月
逝世日期:-
职业: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主要成就:获1978年中科院重大成果奖 获198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198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性别:男
1951年,梁敬魁考入前福州大学化学系。
1953年,梁敬魁转入厦门大学化学系。
1954年6月,梁敬魁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5年5月,梁敬魁被高等教育部录取为留苏预备生。同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1955年9月—1956年7月,梁敬魁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和哲学,并做出国前的准备。
1956年9月,梁敬魁作为中国科学院派赴苏联科学院学习,师从阿格耶夫院士和戈卢特宾博士。
1960年2月,梁敬魁在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60年2月,梁敬魁回中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78年3月,梁敬魁晋升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年7月—1987年1月,梁敬魁任中共物理研究所党委会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
1984年1月,梁敬魁为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同年2月到1987年7月,梁敬魁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导师、研究员。
1987年8月,梁敬魁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物理所和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11月,梁敬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1994年3月,梁敬魁任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1995年5月,梁敬魁任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00年11月—2004年11月,梁敬魁任福州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4年7月起,梁敬魁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受聘黄丰课题组客座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2008年7月起,梁敬魁担任中国科学院宁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9年1月19日,梁敬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科研综述
梁敬魁自1960年初回中国后,50余年来一直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前沿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以X射线晶体学科为基础,主要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学分析,并辅以物性测量等方法,深入系统的研究了固体功能材料(包括高Tc氧化物超导材料,电光、非线性光学材料,快离子导体材料,稀土磁性和储氢材料等)的合成、相关系、相变和晶体结构;以及从事X射线衍射技术和X射线衍射在固体材料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晶体结构为基础,配合热学分析和晶体点阵常数的精确测量,研究固体物质相结构随组分和外界条件而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物性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梁敬魁主要应用多晶X射线衍射和热学分析并附以物理性能的测试等方法对无机体系功能材料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等材料科学的基础问题进行了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根据高Tc氧化物超导体结构特点,提出了从第一条衍射线的d值确定超导体结构类型和原子粗略位置的间便方法。发现并从晶体结构的观点指出在铊系存在一系列不同C值的超导相,随后测定了铊系八种超导相分属两种类型的晶体结构。应用晶体点阵常数的精确测量,在Cu-Au二元系中观察到一系列新的超结构现象,并从结构与组份关系和热力学的观点进行了解释,丰富了有序化超结构相的形成的实验和理论。系统地测定了大量相图,被国内外相图汇编收集,并在中国推进了相图在单晶生长中的应用,成功地用熔盐提拉法生长偏硼酸钡低温相(BBO)单晶体,解决了BBO生长的原理和实践问题。提出从非晶态合成难以在通常条件下合成的物相或具有某种性能的亚稳相。系统研究具有CaCu5型结构或某衍生结构的稀土富过渡族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以及贮H2和永磁性能。
学术论著
论文 1.SubsolidusphaserelationsofDy-Fe-Alsystem,POWDERDIFFRACTION,2011
2.ControlledSynthesisofTelluriumNanostructuresfromNanotubestoNanorodsandNanowiresandTheirTemplateApplications,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2011
3.MagneticpropertiesandmagnetocaloriceffectofNd(Mn1-xFex)(2)Ge-2compounds,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2010
4.Anomalousphasecompositioninthetwo-phaseregionofDyFe3-xAlx,POWDERDIFFRACTION,2010
5.TuningMagneticPropertiesofalpha-MnO2NanotubesbyK+Doping,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2010
6.Synthesisandcrystalstructureofanovelhexaborate,Na2ZnB6O11,POWDERDIFFRACTION,2010
7.CrystalmechanismofdehydratedamorphousLiBO2,Phys.Rev.B,1995
8.Crystalstructuresandthermodynamicpropertiesofiodates,advandcesinScienceofChina,1990
9.PolymorphismphasetransitionandtherelativestabilityofvariousphaseintheLiIO3crystal,Phys.Rev.B,1989
著作
科研成果奖励
指导学生
截止到2018年10月,梁敬魁先后招收(含合作培养)了56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除了培养研究生外还培养了一批来自高等院校的实习生和来物理所培训的有关人员。他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毕业的学生大多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有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有的获得了“百人计划”、“杰出青年”资助,以及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教学成果奖励
梁敬魁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六所高等院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1987-2001年期间除了1994年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无机化学学科特约评审专家外,其余14年均为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非金属材料学科评审组专家或特约评审专家;2000年11月—2004年11月,福州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动态与稳态分子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晶体学联合会仪器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X射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相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名誉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X射线衍射分会主任;《物理学报》、《ChinesePhysicsB》和《结构化学》编辑委员会、副主编、顾问;《自然科学进展》和《中国稀土学报》编委会常务编委。
梁敬魁祖辈在福建闽侯务农,父亲18岁时到福州电力公司当工人,家境清贫。1949年前,梁敬魁之所以能继续学习,主要靠其父亲所在的福州电力公司工会所给予优秀子弟的奖学金。
梁敬魁院士拥有稳实和敢于凭学术功底打硬战的创新精神。(中国科学院评)
梁敬魁院士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