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慕照片

刘思慕

刘思慕个人资料:刘思慕(1904—1985),中国报刊主编﹑国际问题评论家﹑作家。原名刘燧元,笔名刘穆、尹穆、刘君木、居山、小默等,化名刘希哲,广东新会人。青年时代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参与创立广州文学研究会﹐编辑《文学周刊》。1923年就学於广州岭南大学。後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先後在北平(今北京)……
资料更新时间:2025-04-24 18:13:52

一、个人简介

刘思慕(1904—1985),中国报刊主编﹑国际问题评论家﹑作家。原名刘燧元,笔名刘穆、尹穆、刘君木、居山、小默等,化名刘希哲,广东新会人。青年时代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参与创立广州文学研究会﹐编辑《文学周刊》。1923年就学於广州岭南大学。後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先後在北平(今北京)北新书局﹑上海远东图书公司任编辑。1933年打入国民政府内部从事情报搜集工作。1949年建国后,历任上海《新闻日报》总编辑兼市文化局副局长、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兼《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思慕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4年

逝世日期:1985年

职业:特工、作家

信仰:共产主义

三、人物生平

1904年1月16日生。辛亥革命后随家迁居广州,先后入广州勤业小学、新会县立中学、广州南武中学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参加抵制日货的爱国行动,担任广州市学生联合会学艺部长,与同学筹款出版《猛进》刊物。

1923年,刘思慕考入岭南大学读文科,课余到附中兼课,又与同学甘乃光、梁宗岱等发起组织广州文学研究会(后成为全国性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广州分会),编辑出版《文学旬刊》,更积极地投身新文化运动。

1925年初,刘思慕加入中国国民党,6月,参加学校职工罢工和“六·二三”沙基惨案示威游行。

1926年离开岭南大学,先后任海军政治部宣传科科员、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宣传部秘书(部长是甘乃光),同时兼任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教员。11月间,经中国国民党政治顾问鲍罗廷介绍,前往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五班学习,对中国留学生中“左”派与“右”派的斗争没有介入。

大革命失败后,刘思慕离苏回国,从此脱离国民党,与进步文化人士交往,先后在北京北新书局、上海远东图书公司任编辑,以及在北平今是中学、上海大陆大学、华南大学任教。

1932年春,刘思慕自费赴欧,先就读于法兰克福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办的社会科学学院,在柏林参加中国留学生进步组织“旅德华侨反帝国盟”举办的读书会、工人夜校活动,还参与学校德共支部发起的反法西斯示威游行,半年后,学校被封,刘思慕转往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系学习。

1933年秋,刘思慕回国,在上海得到友人介绍,进入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先后在上海、武汉、南京打入国民政府的机关,搜集情报,译成英文,提供给第三国际情报局和中共有关部门。

1935年4月后,因交通员被捕叛变,刘被特务追捕。但他早已和家人离开武汉,奔逃于苏、鲁、晋各省之间,最后到了泰山,得到一位在冯玉祥部下任职的朋友向冯伸说,才得到冯玉祥的掩护,于1936年春逃往日本。他在东京曾翻译《歌德自传-诗与真》和撰写《亡国者的悲哀》等作品发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从日本回到上海,在国际宣传委员会工作,后被冯玉祥邀往武汉,做讲演、宣传工作。

1938年秋,南下香港,在胡愈之等创办的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担任国际问题专栏作者,同时被选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理事,并在该会创办的中国新闻学院讲授国际新闻课。

1940年夏,赴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华侨办的《天声日报》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历尽艰辛回到昆明,以后在抗日后方历任滇军第一旅第二团政治顾问、衡阳《力报》主笔、《广西日报》主笔、昆明美国新闻处心理作战部编辑。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先在广州美国新闻处工作。

1945年底,任香港《华商报》总编辑,兼中国新闻学院院长,主讲社会研究。

1949年9月,他以印尼华侨代表被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上海《新闻日报》总编辑(后兼副社长)和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国记者代表团团务委员、北京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兼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1957年调任上海《新闻日报》社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5月,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1962年后,先后出席第一届非洲史学会议、北京国际学术讨论会、第二届亚非会议的专家会议。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思慕受到极“左”势力的迫害,心身受到摧残。当他被解除隔离后,将补发的工资9000元交给党组织,并阐明作党费4000元,其余5000元则认为自己被隔离期间没有工作,不应得工资,交回组织处理。

1979年,他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1980年任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副团长出席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刘思慕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

1985年2月21日逝世,终年81岁。

四、人物著作

刘思慕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日本的财阀、军队与政党》、《战争途中的日本》、《弱小民族解放史读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与现实》、《世界经济地理概要》、《世界政治地理》、《战前与战后的日本》、《欧战纵横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论》(译著)、《美帝军事上狂想的破灭》、《时刻记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存在》、《欧游漫忆》、《樱花和梅雨》、《野菊集》、《国际通讯选》和翻译出版《歌德自传》等。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