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色照片

朱正色

朱正色个人资料:朱正色(1539-1606年),字应明,号和阳,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人。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历官县令、兵部员外郎、兵备佥事、兵备副使、宁夏巡抚、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在南和县城有御赐“平定边疆牌坊”,为其父敕建“天恩覃敷坊”、为其子敕建“金吾世胄坊”以彰显其功勋。《四库全书》中收录了朱正色读史笔记《……
资料更新时间:2020-01-13 02:36:54

一、个人简介

朱正色(1539-1606年),字应明,号和阳,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人。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历官县令、兵部员外郎、兵备佥事、兵备副使、宁夏巡抚、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在南和县城有御赐“平定边疆牌坊”,为其父敕建“天恩覃敷坊”、为其子敕建“金吾世胄坊”以彰显其功勋。《四库全书》中收录了朱正色读史笔记《涉世雄谭》。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正色

别名:字应明,号和阳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顺德府南和县

出生日期:公元1539年(嘉靖十八年)

逝世日期:公元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

职业:明代官吏

主要成就:宁夏平叛、治理黄河,创办十方院

代表作品:《涉世雄谭》

官职:宁夏巡抚、右副都御使

官阶:正二品

三、人物生平

朱正色(1539年——1606年),字应明,号和阳,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人。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历官县令、兵部员外郎、兵备佥事、兵备副使、巡抚、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

四、主要成就

明万历2年,朱正色进京赶考被录取为进士,由此入仕为官。朱正色初次为官是在河南的偃师任知县。他“以国是为重、以民瘼为先”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初次实践。朱正色一上任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清钱粮和核军实、审学霸、剪土豪,很快把乌烟瘴气的偃师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上级州府两院称赞他为“治称一时之最,才堪九省之冲。

不过,朱正色最令人称道的是在湖北江陵县当知县时与当朝首辅大臣张居正之间发生感人故事。

偃师县的初仕告捷,引起朝廷的广泛关注。当朝首辅大臣张居正点名要朱正色到江陵县去治理那里烂摊子。江陵县是张居正故乡,正在推行万历新政他常常为家乡官场的龌龊寝食不安。

朱正色一到江陵县,就有人劝其到张居正府上去拜访,以谢重用。不料,朱正色怒颜呵斥道:我早知道你们县的弊端,杜绝不了礼俗,所以不能打破常例,所以清查不了钱粮。我到这里就是要打破常例,就是要杜绝俗礼。况且我刚刚上任,不曾为百姓办一件好事,我有什么理由去张府见面哪?“从我不谢起、从我不教起”。3天后,朱正色在衙门口挂上一副口号“我今不要百姓的、难说人来问我要。问我要者、他不知道我。他不知道、天必知道”,把自己为政之道公布全县。有人说,他不要钱、不要官、更是不要命了。

朱正色不仅没有到张居正府上拜见,而且在治理官场腐败时,还查究张居正的胞弟张居易贪赃枉法的案件。更令人不解的是,张居正的父亲去世,要在家乡文庙举行仪式,朱正色以文庙为洁净场所,断然拒绝。上级官员虽然敬佩朱正色的作为,但是害怕得罪首辅大臣张居正,以升迁为由,把朱正色调任南京任兵部车驾清吏司员外郎。但是,当张居正听说朱正色调走之后,急得直跺脚,并且马上修书一封,派儿子亲送朱正色手里。信中说,江陵县二百年来才出你这么个好官,你走后,新任县令会裹足不前,我们张家清名也恐难保。时有“南都六君子”之称。

朱正色认为秉公执法、不惟亲疏才是对张居正提携最好报答;张居正认为,朱正色的一切行为为自己在朝做官、保持廉洁、推行新政创造了很好环境,两人虽然一生只见过两次面,但一切以国事为重共同理想,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万历10年,张居正死后不到一年,被撤消一切封号并且被抄家。朝廷上下谈张色变,而此时朱正色上书皇帝,陈说张居易贪赃枉法是咎由自取,与他的哥哥张居正毫无关系。显示朱正色坚持真理的浩然正气。

史家评价,朱正色的不畏权势和张居正的宽宏大度可称的上是古代官场上一对清官忠臣交往的绝唱。

为维护西北边防的安全,朝廷欲举荐一批精英,充实边垂。在推荐人的候选人中,朱正色排在第一。万历十二年(1584年),朱正色任兵部武库司员外郎,后升任陕西按察司肃州兵备佥。他革新兵器战法,主教官兵阵法,训练技击、御敌。不久即使肃州军队成为一支精于实战,怀有奇技,能克敌制胜的劲旅。为鼓舞士气,他借唐朝王之涣名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意而用之,挥笔亲自写下《春度玉门集》,以“春度玉门”而鸣国家之盛,大长戍边官兵的志气和威风。不久,因政绩卓著,朝廷又委以重任,调朱正色任甘州宪副,他毅然决然,一如既往,全力治军,使兵备迅速强大,在后来发生的西北边境“水泉之变”中,朱正色先分守要害,后提军向敌,巧解金佛之围,又设伏兵出其不意,猛烈进攻,大获全胜。朱正色也因而名闻天下,被朝廷提升为右副都御使,巡抚宁夏。万历二十年二月,宁夏守将勃拜拥兵自重,发生叛乱。一时间明王朝西北边陲出现危机。朝廷无奈悬赏天下,能破叛敌者,赐封侯伯世袭。此时,正在西北宁夏任巡抚的朱正色单骑赴任,协助平叛。他通过水攻,并派亲兵梅万良潜入敌营实施反间,大破敌军。朱正色亲率士兵首先冲入城内,一举消灭了叛军。时人评价其有“子房之帷幄多筹,仲淹之甲兵夙富”的韬略。

但是,在接下来封赏中,其他将帅纷纷邀功请赏,得到了很多名利,只有朱正色泰然处之,自然没有得到应有封赏。仅仅升朱正色为副都御史,世袭锦衣卫百户。皇帝食言,当时的朝中有很多人为他鸣不平。

后来,当万历皇帝了解到事情真相后,顿觉有愧怍之意。除严责兵部不如实汇报之外,更加赏识朱正色宽厚为人。特颁圣旨,在朱正色家乡南和县为朱家建立了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并亲书“平定边疆坊”和“金吾世胄坊”、“天恩覃敷坊”以旌表其功。

平定了边疆叛乱后,朱正色又把心思放在了治理宁夏黄河的水患上。他根据黄河是地上河的特点,利用装粮食的瓷瓮,将瓮底打穿,对接起来,建成联跨黄河的虹吸管道,把黄河水调出堤岸,使千万亩荒地变成了良田。当地百姓称朱正色是“万家生佛”并为其建立了生祠,以示纪念。

朱正色在外为官几十年,虽然政绩卓著,但是这一期间,他两个孩子因灾荒在家乡夭折,父亲也因为长期思念儿子而双目失明,因此,已是满身疾病朱正色告退还乡。

朱正色回到南和家乡后,并没有停止自己奋斗。他在家乡建一座书院“十方院”,教书育人他教的弟子中有两位官居二品(户部尚书李起元,刑部尚书李若珪),七品以上者达数十人,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朱正色还利用自己的身份,积极和邢州官府协调引百泉水以济南和,使南和县呈现出北国江南的富庶之地。

五、人物评价

张居正曾夸赞说:“吾县二百年间,仅见此官,一尘不染,百废俱兴,非常品也。”

上级州府官员赞他为“治称一时之最,才堪九省之冲。”

宁夏巡抚期间,时人评价其有“子房之帷幄多筹,仲淹之甲兵夙富”的韬略。

六、轶事典故

明万历二年,朱正色进京赶考,被录取为进士,由此入仕为官。朱正色初次为官是在河南偃师任知县。他的“以国是为重、以民瘼为先”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初次实践。朱正色一上任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清钱粮、核军实、审学霸、剪土豪,很快把乌烟瘴气的偃师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上级的州府两院称赞他为“治称一时之最,才堪九省之冲”。

不过,朱正色最令人称道的是在湖北江陵县当知县时与当朝首辅大臣张居正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偃师县的初仕告捷,引起了朝廷的广泛关注。当朝首辅大臣张居正点名要朱正色到江陵县去治理那里的烂摊子。江陵县是张居正的故乡,正在推行万历新政的他常常为家乡官场的龌龊寝食不安。

朱正色一到江陵县,就有人劝其到北京张居正府上去拜访,以谢重用。不料,朱正色怒颜呵斥道:“我出任江陵,是为百姓兴利除弊,初到任,尚未给百姓办事,就去献媚上司,这种恶习从今要丢掉!”“从我不谢起,从我不教起”。三天后,朱正色在衙门口挂上一副口号“我今不要百姓的,难说人来问我要。问我要者,他不知道我。他不知道,天必知道”,把自己的为政之道公布全县。有人说,他不要钱,不送钱,等于不要官,更是不要命了。

朱正色不仅没有到张居正府上拜见,而且在治理官场的腐败时,还查究了张居正的胞弟张居易贪赃枉法的案件。张居正父亲去世,要在家乡文庙举行仪式,朱正色以文庙是洁净场所,断然拒绝。上级官员虽然敬佩朱正色的清廉为民的浩然正气、敢作敢为的胆识,但害怕得罪首辅大臣张居正,以升迁为由,将朱正色调任南京任兵部车驾清吏司员外郎。但是,当张居正听说朱正色调走后,急得直跺脚,并马上修书一封,派儿子亲送朱正色手中。信中说:我听说你已调任南京,很想挽留你,但你已离任返里。......吾县二百年间,仅见此官,一尘不染,百废俱兴,非常品也。时有“南都六君子”之称。

朱正色认为秉公执法、不惟亲疏才是对张居正提携的最好报答;张居正认为,朱正色的一切行为为自己在朝做官,保持廉洁、推行新政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两人虽然一生只见过两次面,但一切以国事为重的共同理想,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不到一年,被撤消一切封号并被抄家。朝廷上下谈张色变,而此时,朱正色上书皇帝,陈说张居易贪赃枉法是咎由自取,与其哥哥张居正毫无关系。显示了朱正色明判事理,坚持真理的浩然正气。

史家评价,朱正色的不畏权势和张居正的宽宏大度可称得上是古代官场上一对清官忠臣交往的绝唱。

明朝万历年间,朱正色在宁夏做右副都御使,给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宁夏的老百姓为纪念他,给他建了祠堂,立了丰碑来歌颂他的功德。至今,朱正色治黄河的故事,还在民间流传着。

据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就是从朱正色开始治理的。当时宁夏属于边远地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土蕃”不断侵犯骚扰。朱正色驻守宁夏以后,很快使边境平定下来。但他看到眼前赤地千里,饥荒连天,人民受苦受难的情景,时常坐立不安。这一天,他爬到东山顶上察看地形,眼看着黄河水滚滚向北流去,东部广大地区却干旱得颗粒无收,心里翻腾得比黄河水还厉害,眼里不禁流下泪来。

朱正色为引水浇田的事儿,整天愁眉不展,可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还是想不出办法,急得他茶饭不进,夜不成眠。这天,他刚一躺下,忽见二位白发老翁,手拿佛尘,从天上忽悠忽悠飘下来,笑着对他说:“黄河水滔滔,水到旱自消;想引黄河水,.打开东山脚!”正色猛然醒来,老翁已不见了,但梦境还记得清清楚楚。他立即召来众位臣僚商议,制定引黄计划,大家对他的提议都很赞成。

可是,当时正是饥荒年月,人民生活挺苦,从哪里筹措钱粮款物大兴水利呢?朱正色立刻想到以工代赈的办法,号召民众自愿参加。于是他到处张贴告示,告诉民众:东山开洞,石运河畔。浅处一车,小米五升;深处一车,小米一斗。当场付清,决不负约!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蜂拥而来,争先恐后开山凿石,很快就把东山打通了。但因地势高低不平,很难引水到田。正色面对山坳,正在愁苦连天没有办法时,忽听远处人声嘈杂,抬头一看,一伙人推推搡揉,簇拥而来,气势汹汹地要找朱大老爷打官司。“朱正色把他们召来,就地审问,原来两家地主为浇花园争一眼水井发生口角,因各不相让引起殴打,使双方都有重伤。朱正色一听,满肚子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判决:伤员各自抬回治理,两个财主各罚水瓮二百个,三天交齐,运到河边。如不按期交到,另行治罪。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惊奇:因井打架,为啥要罚瓮呢?三天以后,两家财主如数把瓮运来。从此以后,每逢断案,都要罚瓮,黄河边上的瓮多得堆积如山。朱正色看看差不多了,就让人把瓮底全都打掉,然后一个套一个接连起来,自然形成一个又粗又圆的涵管。这时人们才醒悟过来,原来是为引出黄河的水。

闸涵修好以后,要举行放水仪式。正色为了扩大影响,故意让兵士到处喧扬,果然不出三五日,附近百姓都知道了。放水那天,人们像赶集上会一样来看热闹。当时打开闸门儿,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要跳进水里用手去扳。再加上这是个新鲜玩艺儿,没有人见过,谁也不敢上前,朱正色就让他的儿子朱时万首当其冲,站在前沿。只听朱正色一声令下,他儿子猛一用力,闸门打开了,滚滚黄河水顺着涵管喷涌而出,哗啦哗啦流进久已荒旱的田里。人们顿时欢呼跳跃起来。

正当大家纵情欢呼的时候,有人发现朱大老爷的儿子朱时万不见了,即刻派人四处寻找,下河打捞,都不见踪影。后来才有人说,见他一开闸门,就被水流卷进涵洞去了。这时岸上的人们,由喜变悲,由悲变哭,放大悲声呼喊起来:“时万啊,时万!你到哪里去了,哪里去了…”黄河岸边的哭声,惊天动地,直到天黑才渐渐停息。

从此以后,宁夏各州、府、县衙门,在审理官司的时候,都效法朱正色的刑法。按罪轻重,论处罚瓮多少。不到半年,黄河沿岸到处都在用瓮引水灌田。打这以后,就有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朱正色在外为官几十年,政绩卓著。但是这期间,他的两个孩子因灾荒在家乡夭折,父亲也因长期思念儿子而双目失明,因此,已是满身疾病的朱正色上书告还奉养。

朱正色回到南和家乡后,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奋斗。他在家乡建了一座书院“十方院”,教书育人。他在“十方院”的墙壁上写道:人骂勿言,人打勿还,人唾勿嫌,人趋勿前,退一步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朱正色遵老子之旨,而善用之,其隐德、隐功无量矣!他教的弟子中有两位官居二品,七品以上者达数十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朱正色还利用自己的身份,积极与邢州官府协调引百泉水以济南和,使南和县呈现出北国江南的富庶之地。

万历三十四年,68岁的朱正色死于自己的书院“十方院”。时任晋阳给事中张国维为其撰写《大明宁夏巡抚朱正色墓表》。

七、亲属成员

祖父:朱隆

父亲:朱家卿,以朱正色贵,封兵部车驾司员外郎。

母亲:王氏

妻子:左氏

八、个人作品

《涉世雄谭》、《练兵新法》、《征士录》、《清福录》、《朔方奏议》等,其中《涉世雄谭》被收入《四库全书》,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是书乃其备兵甘肃时所著,取诸史记传所载事迹之有关兵法及才智明决足启发人意者,分门摘录,而各附评语于条末,每类中又各分奇品正品,词气纤谲,学陈亮而不成者也。”

九、后世纪念

朱正色,字应明,号和阳,邢台南和人,明朝万历年间的杰出贤臣。其墓地位于南和县北部的邵屯乡朱营村东北200米处,东侧200米为南和城关通往白佛的公路。墓地南北长400米,东西宽100米,地势北高南低,沙碱土壤。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市文物部门在1976年至1995年间曾多次对朱正色墓地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墓区存封土堆3座,墓葬前有圣旨碑3通,石供桌2,个,石香炉6个,神道自北向南分别有文臣、马、武士、狮、貔貅、羊、鹿等石刻各一对。朱正色墓及其附属文物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明代的雕刻、书法,以及探索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朱正色墓区南北向分布,墓葬位于北端,神道及石雕在南。3座封土大致呈“品”字形排列,分别编号为M1、M2、M3。M1封土前有石供桌1个,供桌两侧各立圣旨碑1通;M2供桌前有圆形石香炉3个,东西向排列,西侧立圣旨碑1通,东侧仅存龟趺座。据碑文可知,北端墓葬(M1)为朱正色父母之墓,前排西侧(M2)为朱正色墓,传说前排东侧(M3)为朱正色之子墓。M1封土高2米,周长27.8米;M2封土高2米,周长22.6米;M3封土高1.5米,周长16.1米。石雕分南北2区分布,相距360米。石雕的排列走向略有差异,北区大致呈南北向,由北向南分别排列文臣、马、武士;南区排列走向略呈东南一西北向,分别为鹿、羊、貔貅、狮。

1、碑3通,青石质。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通高3.2米,宽1.1米,厚0.41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碑额阳刻“圣旨”2字,碑身阴刻。  M1西侧圣旨碑,上刻楷书10行,满行32字,文曰:“奉天承运皇帝敕日夫士有力学砥行绩用未效诸躬而荷宠延休昌炽必得之子时乃天道受霈朝章尔儒官朱家卿乃原任兵部车驾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正色之父士林炬蠖艺海渊源志屈鸿逵屣脱诸生之籍谋贻燕羽壳成令嗣之名口兹郎属宣猷念尔家庭善训是用封尔为承德郎兵部车驾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砥承纶之恩永畅箕裘之誉广运万历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之宝。”  M1东侧圣旨碑,上刻楷书9行,满行31字,其文为:“奉天承运皇帝敕日朕考信前史所称是母是子往往而有故知义方之功在怙恃之均也恩不并她何以酬淑尔王氏乃原任兵部车驾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朱正色之母惠慈成性勤宜家言动允协于佩环训迪懋严乎机杼贤嗣既显而尔不逮荣良可悼已是用增尔为安人霈渥泽于露萧慰遐思于风木敕命万历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之宝。”  M2西侧圣旨碑,上刻楷书9行,满行31字,其文为:“奉天承运皇帝敕日易称正内诗泳宜家女德之裨士行尚矣朝廷锡庆臣工疏荣厥配式崇是义焉尔原任兵部车驾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朱正色妻左氏闲于嫔则穆其壶彝匡佐尔夫宣猷懋绩宜申湛渥用答勤襄是用封尔为安人载膺象服之华益效鸡鸣之做敕命万历十二年八二十二日之宝。”  2、供桌2个,青石质。形制大体相同,均由两块桌腿和一块桌面组成。桌面呈长方形,束腰,素面;两侧桌腿雕刻出几腿、壶门,壶门内浮雕瑞兽。M1前供桌,桌面两端略翘起,长2.4米,宽0.85米,高0.7米(图四)。M2前供桌,长3.34米,宽0.97米,高0.65米。  3、香炉3个,青石质。现已深埋地下,经查阅存档的朱正色墓地调查资料,三个香炉的形制、大小相同,均为圆形,直径0.74米,高0.7米。  4、石雕像14件。其中北区有文臣2、马2、武士2;南区有鹿2、羊2、貔貅2、狮2。  文臣2件。青石质。形制大体相同。方圆脸,浓眉,凤目,阔鼻,长须,头戴平顶巾。双臂屈于胸前,手握笏板。身穿宽袖长袍,圆领臃颈,袍下露足尖,腰间束带,站立在长方形底座上。其中一件高2,7米,腰围2.2米,底座长0.8米,宽0.6米,露出地面高0.14米。

武士2件。青石质。形制大体相同。方圆脸,浓眉,凤目,阔鼻,头戴兜鍪。右手拄剑,左手屈于腰间,手心向上,托一长条形物,器身斜靠于左肩。身穿鱼鳞甲,胸饰虎头,肩披帔,站立在长方形底座上。其中一件高2.7米,腰围2.4米,底座长0.79米,宽0.52米,露出地面高0.1米。

马2件。青石质。形制大体相同。头微抬,斜直颈,尾侧甩,站立在长方形底座上。马身上鞍、障泥、马蹬、络头、攀胸齐全,鞍上线刻鹿、回纹、云纹等纹饰,障泥刻钱文。其中一件鬃毛右披。另一件鬃毛左披,高1.8米,长2.2米,底座长1.7米,宽0.8米,露出地面高0.18米。

鹿2件。青石质。形制大体相同。伸颈仰首,短尾后伸,四肢蜷曲,口衔折枝花,跪卧在底座上。其中一件折枝花在左侧。另一件折枝花在右侧,长1.07米,底座长0.8米,宽0.5米,露出地面高0.08米。

羊2件。扬颈,头微低,卷角,立耳,短尾,四肢蜷曲,跪卧在长方形底座上。其中一件高0.82米,长0.7米。底座长0.65米,宽0.4米,露出地面高0.1米。

貔貅2件。青石质。形制大体相同。其中一件立颈抬头,目视前方,立耳,前腿直立,后腿蜷曲,蹲卧在长方形底座上,高1.36米,底座未露出地面。  狮2件。青石质。形制大体相同。立颈,头微低,张嘴,双目圆睁,目视前方,颈部饰带,胸前悬铃,前腿直立,后腿蜷曲,蹲卧在长方形底座上。其中一件颈微侧,双前腿微屈,底座未露出地面。另一件高1.75米。

据考证,在同品官宦中,由万历皇帝御批造墓且规格如此之高的只有朱正色一人,朱正色墓的确与众不同,早在几十年前至今,就一直是文物贩子和盗墓贼觊觎的对象,是什么原因令盗墓贼屡屡“光顾”朱正色墓呢?被抓获的一名南方盗墓贼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如果朱正色的墓没有被盗过,就是华北第一棺。我们不必去猜这“第一棺”究竟指什么,但地下的文物价值肯定不菲,如果不是全村人自发轮流值班保护古墓,恐怕早被盗光了,然而就是如此,在1999年12月14日晨,盗窃分子依然盗走7件石刻(武士石刻像2件、石马1什、石狮2件、石鹿2件),2002年盗窃分子又爆破墓体数次,至今,朱正色墓依然是盗窃分子“重点光顾”的对象)。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