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源(1901—1937),字绍卿,祖籍直隶(今河北)盐山,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县马家屯村(今大石桥市博洛铺镇神树村)。其父高玉麟曾任袁世凯时期的管带(骑兵营长)。高福源十多岁时,从家乡营口到绥远,后在北京汇文中学读书。192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1923年秋,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学习。毕业后,历任东北军连长、张学良卫队营长、少校团副、中校主任、上校团长、少将旅长等职。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5日被105师师长刘多荃诱杀。1981年,西安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把他的骨灰盒和遗像安放在西安市烈士陵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中文名:高福源
外文名:无
别名:绍卿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辽宁省营口县马家屯村
出生日期:1901年
逝世日期:1937年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北京辅仁大学
信仰:马克思主义
高福源(1901—1937),字绍卿,祖籍直隶(今河北)盐山,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县马家屯村(今大石桥市博洛铺镇神树村)。其父高玉麟曾任袁世凯时期的管带(骑兵营长)。高福源十多岁时,从家乡营口到绥远,后在北京汇文中学读书。192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1923年秋,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学习。毕业后,历任东北军连长、张学良卫队营长、少校团副、中校主任、上校团长、少将旅长等职。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高福源随东北军在南京政府的“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民国日报》1931年9月27日)命令下,被迫退守关内。他在目睹了日寇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总是以身为军人,在国难当头之日,未能报效祖国而引为憾事。1933年初,日寇发动了长城之战,高福源与其他爱国官兵一起勇敢地投入到抗击日寇的前线。当年秋,他升任六十七军一○七师六一九团团长。此后,高福源为了能够早日收复祖国疆土,从严治军,狠抓训练,对全团官兵既能做到严肃军纪,又能做到身体力行,深得部下的拥护和当地民众的爱戴,以致部队开拔时,驻地百姓扶老携幼为其送行,这在当时实属少见。
1933年秋,升任东北军六十七军一○七师六一九团团长。曾与东北军著名爱国将领黄显声商谈过抗日大计。1935年10月22日,与红军交战被生俘。在中国共产党教育下,他更加拥护抗日。不久,又返回东北军,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说服张学良联共抗日,说服了东北军一一○师两个营投诚,在红军同东北军之间搭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桥梁,促成了“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抗日的局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东北军内主战的“少壮派”枪杀了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105师师长刘多荃误认为高福源也参与了杀害王以哲活动,派人于1937年2月5日将他诱杀。1981年,西安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把他的骨灰盒和遗像安放在西安市烈士陵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高福源随东北军在南京政府的“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民国日报》1931年9月27日)命令下,被迫退守关内。他在目睹了日寇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后,总是以身为军人,在国难当头之日,未能报效祖国而引为憾事。1933年初,日寇发动了长城之战,高福源与其他爱国官兵一起勇敢地投入到抗击日寇的前线。当年秋,他升任六十七军一○七师六一九团团长。此后,高福源为了能够早日收复祖国疆土,从严治军,狠抓训练,对全团官兵既能做到严肃军纪,又能做到身体力行,深得部下的拥护和当地民众的爱戴,以致部队开拔时,驻地百姓扶老携幼为其送行,这在当时实属少见。
1933年秋,升任东北军六十七军一○七师六一九团团长。曾与东北军著名爱国将领黄显声商谈过抗日大计。1935年10月22日,与红军交战被生俘。在中国共产党教育下,他更加拥护抗日。不久,又返回东北军,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说服张学良联共抗日,说服了东北军一一○师两个营投诚,在红军同东北军之间搭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桥梁,促成了“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抗日的局面。
高福源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烈士。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