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协民照片

蔡协民

蔡协民个人资料:蔡协民(1901-1934)又名蔡杰。湖南华容人。从幼年时起读私塾11年。1921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后因病辍学回乡任小学教员。1924年考入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长沙湘江中学农村师范部,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0月赴广州入第五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
资料更新时间:2020-01-13 15:08:30

一、个人简介

蔡协民(1901-1934)又名蔡杰。湖南华容人。从幼年时起读私塾11年。1921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后因病辍学回乡任小学教员。1924年考入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长沙湘江中学农村师范部,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0月赴广州入第五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2月结业回到长沙,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南(县)、华(容)、安(乡),沅(江)四县农民运动特派员,不久担任中共华容县支部书记并兼国民党华容县党部农民部部长。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协民

别名:蔡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华容

出生日期:1901

逝世日期:1934

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

毕业院校:武汉中华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兼军委书记

三、人物生平

蔡协民,1901年7月出生于湖南华容的一户农家。幼年就读私塾。先后在龙秀国民小学和沙口小学任教师。

1924年春,组织当地农民抵制省湖田局滥收所谓开垦湖田的“匿金”,获得成功。同年,考入长沙湘江中学增设的农村师范部,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农民武装,派何长工等共产党员掌握民团武装。

1926年秋组织3000余人农民义勇队配合北伐军作战。同年底华容支部改为中共华容特支,任书记。

1927年2月被调到中共常德地方委员会工作。马日事变后被迫转移至武汉,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工作。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连政治指导员随军南下,9月在广东三河坝被调到朱德司令部做政治工作。11月朱德所率起义军余部暂改称16军47师140团,他任政治处主任,不久被派去找到中共湘南特委。

1928年1月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后兼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积极协助朱德、陈毅做农军思想政治工作,整训部队。4月率农军到达井冈山会师。5月后先后任红四军第三十团、第三十二团党代表,参加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9年1月随军转战赣南、闽西,2月任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党代表。3月团扩编为纵队,任第三纵队党代表兼中共纵委书记。6月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被选为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坚决拥护毛泽东的建军主张。7月下旬被派到地方工作,出席中共闽西党的一大,被选为中共闽西特委常务委员兼任组织科科长。他深入加强地方党和苏维埃政权建设,参与领导了创建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冬被派到上海入中共中央军事训练班学习。

1930年被派到福建厦门做地下工作,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秘书,8月担任省委秘书长。1931年1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委军委书记兼福州市委书记。3月下旬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后,主持成立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任书记。抵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有效地开展各种斗争。同年5月中央决定福建不设省委,改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兼军委书记。

1932年1月调到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工作,以市委巡视员名义到惠安开展工作,并以总指挥的名义领导惠安抗捐大同盟和抗捐运动指挥部,取得惠安抗捐斗争的胜利。4月任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书记,在红军东路军的帮助下组建红三团,建立闽南农村革命根据地。6月,红三团在驻地车木村遭四千多国民党军队围攻,战斗失利,他率少数战士突出重围。同年冬被调回厦门,受到上海党中央的错误处分,中止了党的组织关系。他忠诚坚定,继续在工人中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7月重新恢复党的组织关系,任中共安溪县委秘书。不久,调回厦门,负责在工人中建立党的外围组织 互济会。

1934年4月16日,离开厦门前往中央苏区,行至石马,因叛徒出卖而遭逮捕。经受多次刑讯,坚贞不屈。1934年7月,在福建漳州就义。

四、婚姻生活

蔡协民的妻子名叫曾志,在井冈山时期,两人被称为军中梁祝。

五、人物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领导和一些老战友非常怀念他。1952年12月30日,毛泽东亲笔在蔡协民的遗像上题写:“蔡协民烈士遗像”七字,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