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佐青照片

杨佐青

杨佐青个人资料:杨佐青(汉语拼音:yáng,zuǒ,qīng)生卒年1911-1970,黑龙江人,原名杨奠坤。1932年到吉林组织抗日,同年到哈尔滨做地下情报工作。1934年到苏军培训学校培训。1942年送往日本在中国的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945年获释。1948年,杨佐青重回哈尔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黑龙江外事……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21 22:42:01

黑龙江省名人

一、个人简介

杨佐青(汉语拼音:yáng,zuǒ,qīng)生卒年1911-1970,黑龙江人,原名杨奠坤。1932年到吉林组织抗日,同年到哈尔滨做地下情报工作。1934年到苏军培训学校培训。1942年送往日本在中国的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945年获释。1948年,杨佐青重回哈尔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黑龙江外事处处长。文革时期遭到迫害,1970年去世。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佐青

别名:原名杨奠坤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黑龙江

出生日期:1911

逝世日期:1970

三、人物简介

杨佐青,黑龙江人,原名杨奠坤。1932年到吉林组织抗日,同年到哈尔滨做地下情报工作。1934年到苏军培训学校培训。1942年送往日本在中国的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945年获释。1948年,杨佐青重回哈尔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黑龙江外事处处长。

其名“佐青”的有意义:“佐”代表的是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的杰出人物,后来被誉为“红色谍王”的“佐尔格”;“青”字代表的是苏军总参情报局的局长“彼尔青”。曾做过黑龙江外事处处长。为二战胜利与中国抗日事业做出过贡献。

四、生平简介

中学时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在满洲省委负责军事工作。1932年被排到吉林,组建武装队伍,组织抗日斗争。在一次和日军的战斗中负伤,返回哈尔滨治疗。接替他的是满洲省委的战友,后来大名鼎鼎的抗联英雄--杨靖宇(其实杨靖宇本名叫马尚德,为了稳定军心和迷惑敌人,借杨奠坤的名字,改名为杨靖宇)。1932年冬,伤愈的杨奠坤被派往哈尔滨做地下情报工作,在此认识了张逸仙。1934年和张逸仙到莫斯科西北郊森林的苏军培训学校培训(杨奠坤时年23岁,张逸仙40岁)。到该校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俄文名字。杨奠坤叫“瓦尔德尔”(张逸仙叫“古斯达夫”)。培训结束后,理所当然的被派往中国参加苏联对中国的谍报工作。“苏联特工”的身份暴露,1942年9月16日晚被日军抓捕送往司令部连夜受审问(当然少不了严刑拷打)。杨奠坤在始终不受威吓,没有透露情报组织系统。但最后被送往日本在中国的军事法庭,判处8年的有期徒刑。1945年抗战胜利后,得以获释出狱。1948年,杨佐青重回到哈尔滨,但早已没有家人的消息了。这一年,杨佐青和“苏风”的女子结婚,组建新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黑龙江外事处处长一职。文革时期因有“苏联特务”之嫌疑,而遭到迫害,以至于1970年去世。

他是一名共产国际驻中国特派员,也可以说是共产国际“大哥”--苏联派到中国的情报员(谍报员或特工)。自“九·一八”事件以来,日军的军事行动日益紧迫,直接威胁到苏联,苏联很担心日军会不会北上进攻他们。据此,苏联总参谋部决定加大对中国的情报工作,并要求中国选派一些干部参加其中。而杨佐青就是其中之一。苏联对派往的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一是要有军事经验,打过仗的人,二是要懂俄文。

“校长是德国人,40多岁,少将军衔。每天从莫斯科来一个教官,教一天,晚间回去。我们每隔五天休息。处政治秘密工作外,讲授的皆注重实际工作。”--张逸仙自述。

确定“杨佐青”身份的来龙去脉:

1981年,正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读书的张晓宏,收到一封寄自上海的信,这是他的一位忘年之交——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教师张以谦写来的。在信中,张以谦请张晓宏帮忙查找一个叫杨奠坤人,这个人是张以谦父亲张逸仙的战友。随信还寄来一份张逸仙生前写的自述材料,材料详细记述了张逸仙和杨奠坤在东北参加共产国际秘密工作的经历。受朋友之托,张晓宏开始到各个相关部门打听和查找有关材料。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结果很令他失望,没有人知道杨奠坤这个人,公开材料里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故此,张晓宏打算写信告知张以谦。就在此时,有了意外的线索。张晓宏从同学父亲那得知一个叫“杨佐青”的人。张晓宏到黑龙江市委组织部,找到了“杨佐青”的自述材料。通过张逸仙和杨佐青的两份自述材料,调查出了整件事的经过。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