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第照片

韩光第

韩光第个人资料:韩光第,字斗瞻。1895年生。其先世居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清中叶迁至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镶黄旗头屯。国民党爱国将领。……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07 06:33:00

一、个人简介

韩光第,字斗瞻。1895年生。其先世居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清中叶迁至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镶黄旗头屯。国民党爱国将领。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韩光第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95年10月

逝世日期:1929年11月18日

职业:国民党东北军爱国将领

毕业院校:奉天东北讲武堂

三、国民党陆军中将

韩光第其先世居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清中叶迁至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西镶黄旗头屯。父韩英贵,官至旗署佐领,民国初年当选为县议会议长。

四、人物生平

韩光第少时聪颖好学,年9岁,就读外傅。1912年,考入省立警官高等专们学校,每试辄冠侪辈,喜读史乘。后留学日本,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习两年。归国后,进中央陆军讲武堂,不久即转入东三省讲武堂,于1921年4月毕业。此后,分配到吉林,在奉军中任排长、上尉副官,不久,至奉天任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步兵科第二连中尉连附、中尉副官、连长等职,晋级少校。1925年3月,任镇威军(即奉军)第三军第三补充团第三营营长,是年冬改充第七团中校团附兼领机关枪第一营中校营长。不久,以功擢升镇威军步兵第二十七旅第四十一团团长。北伐开始后,在北伐军的进逼下,奉军由洛阳撤退,韩光第率全团殿后掩护,使奉系各军全师而还,因此,深得长官倚重。于是1927年6月,第二十七旅改编为镇威军第二十四师时,又擢升为少将师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第二十四师缩编为东北陆军第十七旅,改授为中将旅长。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调驻海拉尔,随即移驻扎赉诺尔。11月16日,苏军以2个步兵师和1个独立骑兵旅的兵力,4万余人,在三四百门大炮、3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大举进攻扎赉诺尔和满洲里。韩光第亲临第一线,在秃尾巴山、三十里小站阵地上与苏军血战两昼夜,终因众寡悬殊、武器陈旧而全旅覆没,阵亡千余人,扎赉诺尔失守。在11月18日的激战中,韩光第英勇镇定,多处负伤而不退却。18日拂晓,苏军以坦克、装甲车冲击,韩光第因腹部中弹阵亡,时年33岁。其手下将领亦先后阵亡。

韩光第阵亡后,被南京国民政府追认晋升为上将。次年,于双城举行国葬,其墓地牌坊上有蒋介石、张学良等为之题词(陵墓毁于1959年)。东北当局还印行《韩旅长斗瞻遗迹》一书,书中张学良作序,张作相、万福麟、臧式毅、刘哲、莫德惠等东北军政要员均有题词。

张学良将军为东北军失去一位爱兵、爱民的良将而震惊,东北百姓无不为之泪下。随后张学良将军令收集韩光第生平事迹印成《韩旅长斗瞻遗迹》一书,印刷发行以彰忠烈,东北三省各地均召开追悼公祭大会,并于中山陵西侧立碑以彰勋业。南京民国政府拨专款修建为韩光第修建陵园,陵园建在双城县车站北2里许的地方(今双城市洗衣粉厂处)。陵园由红砖砌墙围绕,墙外栽种钻天白杨。陵园正面是红漆铁大门,门里是高大三门流檐式牌楼,流檐脊顶覆以绿色琉璃瓦。牌楼的门楣上从左至右镌刻着分别由万福麟、蒋中正、张学良题写的匾额“万世流芳”、“为国捐躯”、“气壮山河”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穿过牌楼就是由四根水泥柱支撑的高大方亭。亭中央矗立着丰碑,碑的正面刻有“东北军第十七旅旅长韩光第将军墓”,背面是碑文,方亭四周均有小石碑,均刻有碑文。出方亭前行数步便是两鼎,香炉分列左右。过香炉即是墓穴,墓穴上方用白灰修筑的圆坟顶,象征着将军清白坦荡的一生,圆坟座由围墙围绕,韩光第永远长眠于此,永远长眠于双城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双城百姓非常敬仰英雄,总是络绎自发来拜祭。东北人民为了纪念韩光第,在齐齐哈尔明月岛还塑有韩光第将军塑像。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