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民(1918—1998),曾用名叶达初。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在志愿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叶建民,罗盛教就不会成为英雄”。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司令部通信参谋,三四四旅晋南支队侦察参谋,代参谋长,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参谋长,八路军第五纵队二支队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参谋长,副团长,山东军区第二师五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五团团长,第十纵队三十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副师长,代师长。
中文名:叶建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新县卡房乡老叶湾村
出生日期:1918
逝世日期:1998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南京军事学院
信仰:共产党
主要成就: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曾用名:叶达初
名声:没有叶建民罗盛教就不会成为英雄
军衔:少将
1918年10月,叶建民出生,籍贯新县卡房乡老叶湾村。幼时家境贫寒,只读过一年私塾。八、九岁放牛,十岁学会农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司令部测绘员,见习参谋,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司令部参谋。
1929年,参加儿童团,任儿童团团长。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罗山县独立师第十六团当战士。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七里坪战役。
1934年11月,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历经独树镇、庚家河、袁家沟口战斗。到达陕北后,又投入了榆林桥、直罗镇战役。其间历任通讯员、班长。不久调任红十五军团司令部参谋,并参加了长征。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司令部通信参谋,三四四旅晋南支队侦察参谋,代参谋长,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参谋长,八路军第五纵队二支队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参谋长、副团长,山东军区第二师五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陈集、赣榆等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五团团长,第十纵队三十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副师长,代师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辽沈、平津、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参谋长、副军长。
1954年,任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员。
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装甲兵系。后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
1959年,任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员。
1968年,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8年9月1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0岁。
1938年底,叶建民指挥部队毙伤日军200多人,缴获了天皇所赐的“功勋炮”,该炮解放后被送进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1943年3月,参加陈家集战斗,歼灭日军一个中队。
1947年1月,叶建民率5团一下江南,沐石河镇围歼战,全歼国民党保安团两个营加团部,毙伤国军100多人,俘国军500多人,而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仅数十人。2月,二下江南,叶建民率领4团担任前卫,歼国军250人,俘虏了美军一个少校,一个上尉。
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