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胜照片

姜胜

姜胜个人资料:姜胜(1901年5月8日-1974年3月13日),湖南省平江县人,军人。1901年5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1924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暴动。1928年又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1930年任中央特务队班长,在毛主……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14 05:41:58

一、个人简介

姜胜(1901年5月8日-1974年3月13日),湖南省平江县人,军人。1901年5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1924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暴动。1928年又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1930年任中央特务队班长,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三年之久;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长征时期任指导员、红九军团卫生部政委、红32军卫生部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雁北6支队政委、中央党校总务科长、120师359旅总务科长;参加了南下北返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雁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武威军分区政委。全国解放初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供给部政委、新疆军区卫生部政委、新疆军区政冶部秘书长、55年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副师长。文化大革命中受残酷迫害,1974年3月13日病逝于武汉,享年73岁。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姜胜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省平江县

出生日期:1901年5月8日

逝世日期:1974年3月13日

职业:红军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了秋收暴动、平江起义、五次反围剿战斗

三、人物生平

姜胜出生于湖南平江县芭蕉窝村一个佃农家里。自幼家境贫寒,饱尝地主的剥削与压迫;生活的艰辛让他懂得,要生存必须推翻剥削阶级的压迫,并逐渐开始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教育。1924年,他毅然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他参加了农民协会,并在农会组织中担任农会组长。

1927年7月23日他经姜海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暴动;秋收暴动失败后,他毫不惧怕敌人的威胁,仍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重新组织和发展农民赤卫队。

1928年他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在这次起义中,他带领的赤卫队打进平江城,并受命发展和组织新的地方力量,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1930年,他参加了彭德怀率领的工农红军攻打长沙的战斗,并在这次战斗后正式加入了工农红军,真正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同年五月,他被调到红军总部特务连,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班长。在此期间主席教导他读书识字,学习革命道理;并帮他改名为姜胜,寓意:革命将要胜利;之后他紧跟毛主席转战南北,在赣水闽山间战斗了五年。他相继参加了攻打长沙、五次反“围剿”、“富田”和“金银桥”等战斗,后随红军部队胜利会师井冈山。

1934年9月30日,跟随红一方面军九军团从福建长汀钟屋村,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唯一一支经闽、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11省的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当时,他担任九军团卫生部政委,进入草地后与红四方面军汇合,收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1936年三十二军划拨为红二方面军,并取得长征最后的胜利,胜利会师革命圣地延安。  1937年被党组织送进中央党校学习,后奔赴抗日前线。1939年12月到1940年,任八路军120师三五八旅雁北六支队政委,在此期间积极组织和领导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太原战役。1941年再次回到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1944年10月参加了三五九旅南下北返“二次长征”的战斗。在湘鄂赣地带进行地方武装工作,其间担任过平江县副县长、咸通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积极配合新四军发展地方武装。1946年6月受命回到山西晋绥军区;1946年10月,任五塞地区武委主任,1947年1月到1948年6月,调任雁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晋西北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攻打太原、临汾等战斗,直至解放大西北;1949年9月到1950年3月任武威军分区政委,直至和平解放新疆。进疆前组织要求他调回北京,但他牢记党的宗旨,毅然选择了环境差、条件艰苦的新疆。50年3月进疆后,被任命22兵团供给部政委。之后又担任了新疆军区卫生部政委、负责成立了军区卫校,组织了军区总医院整体搬迁工作。1952年底调任新疆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勤奋好学、不断进取。  1954年,根据毛主席、党中央开发建设新疆的指示,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上决定调他到兵团农六师;他那时早已是正师级干部,完全可以担任师长或政委职务,但他主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让年轻的同志担任师长,自己屈居副师长一职,并从乌鲁木齐搬到了满是戈壁的五家渠。从此开始了他建设新疆、开发新疆的新征程。在六师他负责工业生产;为了兴办工业,他的足迹踏遍了新疆的沙漠和戈壁。他带领工业科的工作人员一次次去火焰山下的茫茫戈壁探宝;戈壁烈日炎炎、沙土烫手,他每到一处都仔细勘察;戈壁缺水少粮,他却把自己带的干粮与水让给随行人员。为了六师的工业建设,他到过酷热如炽的火焰山,人迹罕至的北沙窝,狂风怒号的南戈壁,边远严寒的北塔山;伴随着他的足迹,深山开进了采矿队,戈壁盖起了新厂房。几年里,六师先后创建了粮油加工厂、皮革厂、拖拉机修造厂、化工厂、云母厂、被服厂、油毡厂、锅炉厂、食品厂、糖厂、酱菜加工厂、煤矿厂。为了加快工业发展,他亲自到武汉引进人才,使得六师的化工、皮革、农建食品厂的产品都在国内外首屈一指。1965年,农六师粮食总产7600万斤,产值翻了一翻,棉花25.7万斤,牲畜20万头,工业产值2385万元。财政收入由亏损600万元到上交利润578万元。1966年六师天山化工厂生产的硫化碱质量更是世界第一,比德国的含量高出百分之五十,为国家争了光,国务院化工部特奖励四十辆黄河牌汽车发展天山化工厂。现在的新疆吐鲁番化工厂也是他参与组建起来的。新疆没鱼吃,他57年到武汉买了长江鱼苗,因交通不便,火车未通,汽车运回全会死光,他便找到武汉军区请求空军支援,经军区请示军委后,派专机把鱼苗直接从武汉运到新疆五家渠猛进水库,张仲翰政委为此作词:飞来长江鱼,殖满清水塘。  文革中他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动乱中,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张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不主张武斗。他坚持对有错误的同志批评教育,不一棍子打死的态度;为此遭受了造反派的毒打和关押。此时他仍旧坚持真理,从不随波逐流,表现出一位老共产党员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1967年他已疾病缠身,发烧尿血,但听说黄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他立即让上中学的儿子掺扶着赶赴煤矿现场,并亲自下矿井组织抢救伤员,安抚群众,到遇难者家中慰问,一一解决问题,做好善后工作,自己却多次休克。  由于造反派的摧残,他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伤害。1970年3月10日,在林彪一号通令下,被迫离开了他热爱并为之战斗、建设的新疆,来到了湖北阳新。此时的他已是重病缠身,但他始终不忘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爱和关心阳新这片新的土地,为了阳新县的繁荣昌盛,不顾自己的身体有病,为县委献计献策,并亲自带队奔波于沈阳、宁夏、新疆等地,为阳新购回钢材、地膜、棉纱、铁钉等物资,从而加速了阳新县的工、商业发展和建设。与此同时,他还关心县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的发展。他拖着病体,从县到省,想方设法购回救护车及医疗设备。此外他还义务担起了中小学辅导员,为中、小学生讲授革命传统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依然关心和惦念新疆军垦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多次自费重返新疆,去看望为之奋斗的地方,并为师里的建设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新疆军垦事业献上他最后的爱,尽最后的力。

四、人物评价

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他是党忠诚的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始终如一的坚持紧跟党中央,任凭浪打风吹,革命毅志不动摇。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始终谦虚谨慎,虚心向专家学习,从不居功自傲、不谋私利、不争权夺利,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平易近人。在他身上,集中了党历来所倡导的高尚品格。人们尊敬他、爱戴他,因为他是一个真正无私无畏高尚的人。  他的英名已刻入新疆人民英雄纪念碑,他为新疆大地留下的丰功伟绩也载入了天山丰碑的史册。新疆人民和阳新人民永远热爱、缅怀他。在他生命垂危时,他向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作出了生平最后一份申请--回到新疆,将他的忠骨埋在天山脚下。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