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慰连照片

顾慰连

顾慰连个人资料:顾慰连,农业教育家,农学家。研究玉米高产生理指标和优化栽培技术,建立计算机模拟系统;提出玉米理想株型育种指标;探讨玉米逆境生理与抗逆栽培技术。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培养整体素质高的农业人才作出了贡献。……
资料更新时间:2020-04-15 13:45:35

一、个人简介

顾慰连,农业教育家,农学家。研究玉米高产生理指标和优化栽培技术,建立计算机模拟系统;提出玉米理想株型育种指标;探讨玉米逆境生理与抗逆栽培技术。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培养整体素质高的农业人才作出了贡献。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顾慰连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

出生日期:1931年1月17日

逝世日期:1990年9月29日

职业:农业教育家,农学家

毕业院校: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主要成就:博士导师,校长。

代表作品:《作物生长和栽培》

三、人物经历

1931年1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

1945-1948年在私立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部学习。

1949-1952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52-1953年在沈阳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53-195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研究生班学习。

1956年7月毕业后在沈阳农学院任教。

1960-1978年任沈阳农学院讲师,农学系副主任。

1979-1980年任沈阳农学院副教授,教务长。

1981-1982年任沈阳农学院副院长,副书记。

1983-1984年任沈阳农学院教授,院长,副书记。

1985-1988年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校长。

1990年9月29日病逝。

顾慰连,江苏省无锡人,1931年1月17日生于杭州。父亲顾毓琇是第一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工学博士的中国人,先后在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是中国著名的老一代教育家;母亲王婉靖喜习绘画,后成为画家。顾慰连在书香名门的家庭影响下,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1945年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那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祖国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动荡的年代促使他较早接触进步思想,热爱祖国,他一面勤奋读书,一面积极参加学生的爱国运动,并于194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地下组织。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二弟顾慰庆、长妹顾慰文也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1949年双亲赴美时,其兄妹3人放弃优裕生活和出国机会,毅然留在国内。

“民以食为天”、“教育乃立国之本”是顾慰连父亲教育子女的信条。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其父去云南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深知在人口众多的中国粮食是关系人民生活的首要问题,必须给以关注。这一思想潜移默化地对顾慰连后来的择业起到了重要影响。1949年他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他随农学院迁至沈阳农学院学习,1953年8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9月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在导师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家李竞雄教授指导下与戴俊英共同攻研玉米科学,后与戴俊英结为伉俪,1956年9月研究生毕业,他们一同回到沈阳农学院任教。1958年顾慰连任农学系副主任,1960年晋升为讲师。“文化大革命”中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无怨无悔,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充满信心,无限忠诚和热爱,他在逆境中仍专心致志地从事玉米研究,先后提出“一次饱和深施肥”、“大垄双行栽培”、“立体栽培模式”等增产措施。这一时期,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他还响应政府号召,加强与海外父亲的联系,利用父亲在美国和国际上的声望,为恢复和发展中美关系而积极工作。1973年他父亲回国访问,他陪同父母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83年又陪同父母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接见;1989年他父母应邀参加国庆40周年大典,他再次陪同并分别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接见。

1978年顾慰连晋升为副教授并担任农学系党总支副书记。1979年5月任沈阳农学院教务长,1981年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983年晋升为教授,同年10月任沈阳农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85年学院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他借此契机振兴学校,首先请邓小平同志为沈阳农业大学题写校名,接着主持制订学校“六五”、“七五”发展规划,并为规范和树立新的校风亲自题写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八个字作为校训以资倡导,还邀请著名音乐作词家、作曲家为学校谱写校歌《我们是大地的儿女》,激励全校师生,“为了国徽上的谷穗,……播种理想,……务实求新,奋进进取”,充分反映了他作为一校之长一心为发展中国农业教育事业执着献身的精神!这一期间,他为治理学校呕心沥血,为教学、科研苦心钻研,是社会工作和学术成就双丰盛时期。他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侨联副主席、辽宁省科协副主席、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科技咨询组成员、沈阳市科协副主席等职。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个人身体健康,或躬耕于课堂教学和田间实验,或往返于国内外学术考察和会议,包括率团到香港参加海峡两岸学术会议,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在去世前一个多月他还以首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组委的身份积极组织国内代表参加会议,并布置撰写论文等。此时他已感到身心不适,但仍争分夺秒地工作,经其夫人百般劝说才勉强去医院检查,发现已是肝癌晚期,住院不足20天,便于1990年9月29日匆匆谢别了人世。

噩耗传至远在美国的耄耋双亲,他们老泪纵横,哀伤至极!顾慰连的父亲顾毓琇曾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交大受业时的老师。为此江总书记给在美国的老师去函并赠诗慰问:“惊闻慰连遭早折,百曲不挠意志坚。人生自古难无憾,率领儿孙永向前。”顾老含悲赋诗二首答谢,其中一首为“从来生死由天定,农学阐扬励志坚。菊酒奠儿挥老泪,白山黑水梦魂间。”并在沈阳农业大学设立了“顾慰连奖学金”,既表悼念之情又遂奖掖后人之愿。沈阳农业大学师生为了继承、发扬和宣传顾慰连的业绩,于1992年9月编辑出版了《顾慰连论文选集》。

四、个人作品

1刘泰,李竞雄,顾慰连.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和杂交育种.北京:农业出版社,1958

2杨守仁,沈锡英,顾慰连.粳稻杂交育种研究(第二报).作物学报,1962,1(2):97~102

3顾慰连,戴俊英等译.玉米的生物化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

4顾慰连,戴俊英等译.小麦的生物化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66

5顾慰连,戴俊英等译.作物生长和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6顾慰连,戴俊英等.玉米.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7戴俊英等译.顾慰连,董钻校.玉米的矿质营养和杂交优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8顾慰连,戴俊英,刘俊明.玉米田间整齐度与产量关系.辽宁农业科学,1984(4)

9顾慰连,刘俊明,戴俊英.玉米高产群体叶层结构和光分布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沈阳农学院学报,1985,16(2)

10顾慰连.充分发挥玉米综合利用和潜力.农业经济,1985

11顾慰连.作物的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农林辩证法,1986,2(3):57~59

12王庆祥,顾慰连,戴俊英.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产量.作物学报,1987(4)

13顾慰连,吴自勤,戴俊英.国内外四十年玉米空秆问题的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7,18(2):71~78

14鄂玉江,顾慰连,戴俊英.玉米根系的生长规律及其产量关系的研究Ⅰ.作物学报,1988,14(2):140~154

15戴俊英,顾慰连.玉米根系的生长规律及其产量关系的研究Ⅱ.作物学报,1988,14(4):310~314

16顾慰连,戴俊英.栽培技术对玉米根系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8,19(2):1~6

17顾慰连,戴俊英,沈秀瑛.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抗旱性.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3):18~21

18魏军,顾慰连,戴俊英.甜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数学模型.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

19王长宏,顾慰连,戴俊英.生态条件对“库”的建成和产量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4)

20孙世贤,顾慰连,戴俊英.氮、磷、钾肥对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

21顾慰连,沈秀瑛,戴俊英.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对干旱的生理反应.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0(3)

22顾慰连,陈军,戴俊英.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耐旱性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0(3)

23顾慰连,戴俊英.玉米高产栽培措施模式的研究.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24顾慰连,戴俊英等.矿质营养及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耐冷性及产量的影响.华北农学报,1990,5(4):93~97

25顾慰连,戴俊英,魏军.高产玉米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计算机农业应用专刊,北京农业大学系统工程出版,1991(1)

五、人物成就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顾慰连十分珍惜这个特殊职业。他说:“不是任何一个有学问、有专业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师一要又红又专,起表率作用;二要严谨治学,锲而不舍,开拓创新,永不满足;三要好学不厌,诲人不倦,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他教学实践的总结。35年来,他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全部心血,为农科本科生讲授作物栽培学、玉米栽培育种与良种繁育、玉米生理等课程;为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并主持和参加编写全国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导论》,撰写《玉米》等专著,合译《作物生长和栽培》、《玉米生物化学》、《小麦生物化学》、《玉米矿质营养与杂种优势》、《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和杂交育种》、《作物功能生物学》等著作,还发表40余篇论文。沈阳农业大学以他为学术带头人之一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成为国家教委的重点学科点,他所负责的作物生理实验室成为国家教委重点开放实验室,并在短短的几年中培养了10余名硕士生和6名博士生。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顾慰连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教书育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他提出要培养学生有“三头六臂”,即有政治头脑、经济头脑、科技头脑,具备实践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转化能力、总结能力和宣传、交际能力。为此,他反复强调要走教学、科研、生产(推广)三结合道路,把农业教育引向农村、引向社会、引向市场。他倡导转变教育思想,由单一学科向以农为主,农理、农工、农文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农业大学转变;从注重培养书生型人才的传统教育思想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的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要尊师重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内进修、在职提高和选送出国深造等途径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使农业教育更好地面对当前和长远经济建设的需要,他积极在校外建立“三结合”基地,并亲自主持在辽宁海城进行的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历时10余年,使海城进入全国百强县,并名列前茅;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在基地实践也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此项成果于1988年获辽宁省“星火计划”一等奖。他积极促进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十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和学术交往,为促进学校的专业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顾慰连为农业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忘我精神,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崇敬和爱戴。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