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禧照片

吴仲禧

吴仲禧个人资料:吴仲禧(1895—1983),福建福州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北伐时就官至铁四军师长,抗战爆发前夕秘密加入中共,长期潜伏于国民党军中从事谍报工作,官至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军法执行监。曾策反战区参谋长吴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法院代院长、省司法厅厅长和党组书记、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广东省副主委。……
资料更新时间:2025-03-17 10:36:24

一、个人简介

吴仲禧(1895—1983),福建福州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北伐时就官至铁四军师长,抗战爆发前夕秘密加入中共,长期潜伏于国民党军中从事谍报工作,官至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军法执行监。曾策反战区参谋长吴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法院代院长、省司法厅厅长和党组书记、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广东省副主委。

二、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仲禧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1895年

逝世日期:1983年

三、人物简介

吴仲禧,1895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保定军校三期毕业。辛亥革命时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1911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长、师参谋长、代师长等职,参加过汀泗桥战役、贺胜桥和武昌战役。屡立战功。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42岁的吴仲禧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的指示,利用国民党高级将官的特殊身分,进行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韶关任国民党第四战区长官部军务处处长和韶关警备司令。他在四战区策反参谋长吴石,从中获许多军事情报。内战爆发后,吴仲禧奉调去南京军事参谋院任中将参议,被军统蔡劲军控告贪污,吴石以国防部史料局局长身份营救他出险。后又出任国防部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此时他的职位都没有军事实权,但却可以利用关系从事情报工作。根据当时中共南方情报负责人潘汉年的指令,吴仲禧继续潜伏并相机行事。1948年6月,淮海战役前夕,吴仲禧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被派往“徐州剿匪总指挥部”服务。

全国解放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法院副院长、代院长,省司法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第五、六届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副主任委员。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因病于1983年6月15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四、情报生涯

吴仲禧在上海中共地下党林亨元(业律师)家介绍吴石认识另一中共党员、民主促进会负责人王绍鏊等,吴石则介绍吴仲禧结识他的学生、桂系将领廖磊之侄、白崇禧华中“剿匪”总部情报科科长胡宗宪。胡每周寄送《敌我双方兵力位置要图》给吴仲禧,既有国民党军部署的准确位置,又有“剿总”估计共方兵力部署的判断,均由吴仲禧及时交给沪、港的中共地下党组织。

1948年,国民党在长江防守问题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8月,总参谋长顾祝同在一次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军事会议上作了关于长江防御战备方案的报告,内容涉及江淮地区和江南一带的兵力部署,以及江南第二线兵力编练计划。吴仲禧一次调迁,获得了掌握军事部署的机会。当时,徐州地区酝酿着长江以北的一场大决战,他被国防部调去“徐州剿匪总部”。接到调令后,他立刻向香港的潘汉年汇报。潘指示他抓住时机,获取核心军事情报。1948年夏,吴仲禧以国防部中将部员职衔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前,由吴石撰写介绍信给刘峙的参谋长李树正,遂在李树正陪同下,获取了东起海州、西至商丘的徐蚌战场国共双方部队驻地、番号、兵种等情报,迅即返回上海交回中共华东局情报部部长潘汉年。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长江已成为双方较量的舞台。而国民党军事大本营中,对于防御战备存在很大分歧。以京沪卫戍总司令汤恩伯为代表的少数派,依仗蒋介石的支持,否决了多数派的意见,决定“不守淮”,即放弃江北,重兵防守江南。这一重要情况,经由两位参与作战计划的将领告知吴仲禧,吴迅即向上级报告。掌握长江防御实权的汤恩伯,不久便向沿江守备的十个军长下达作战命令,明确各军的位置和任务,以及后勤补给的细则。隐蔽在汤恩伯司令部内的一位参谋人员(中共地下党员),将消息转告吴仲禧,因为上海情报线已断,吴仲禧专程乘飞机到香港将此绝密情报交给刘人寿,用秘密电台呈报中共中央军委。4月,吴石向吴仲禧报告,已游说国民党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投共,林已答应。6月下旬,吴石由福建绥靖公所副主任调任国防部次长,赴台路经香港,在佐敦饭店与吴仲禧及中共华南分局人员会见,交付国民党军留存西北各地的部队番号、驻扎地点、部队长姓名、现有人数与配备、整编计划等文件以及国民党军在长江以南川滇湘粤闽各省的部队建制、兵力等文件共几十页给华南分局饶彰风、张铁生。

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最后去台湾继续潜伏,成为中共地下党的“密使”。现实中也真有这么一位被称为“密使一号”的人物,他就是受中共情报部门安排承担潜伏任务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吴石后来遭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杀害,成为吴仲禧平生一大憾事。

吴石是吴仲禧的福州同乡和保定军校同学,又几度同事,两人关系非常密切。“父亲一直鼓励他向中共靠拢。新中国成立前夕,父亲去香港与即将赴台的吴石见面。”吴仲禧的儿子吴群策说,当时父亲劝吴石留下来,吴石却说自己觉悟太晚,为人民做事太少,趁着未暴露去台湾多为人民做点工作。不料几个月后,便传来吴石身份暴露被害的消息。吴仲禧在1983年去世前写了一篇名为《回忆吴石烈士》的文章。

吴仲禧的儿子吴群继说,父亲严格按组织纪律进行单线联系,不事张扬。家里人不知道他是中共地下党员,1941年就已是中共党员的大哥吴群敢(1950—1956年间曾任周恩来办公室秘书)也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次组织派他为父亲传递情报,才知父亲也是同路人。直至1955年,经组织决定,这位有18年党龄的老党员身份才浮出水面。

吴仲禧的8个子女最大的90岁,最小的65岁,有机关干部、专家学者,也有普通产业工人。吴群继说:“父亲一生生活俭朴,与母亲相守65载。我们8兄妹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都健康成长,他从不插手子女的工作安排。”

包拯的故事
包拯的故事
时间: 04-15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5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