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琳照片

徐秀琳

徐秀琳个人资料:徐秀琳,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2月6日生于北京,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64届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文工团工矿队。1968年该团被市里撤消。翌年,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塑造了《老师啊,老师》中的学生赵秋平、《救救她》中的失足青年李晓霞、《不尽长江》中的何佳、《红白喜事》中的五婶等生动……
资料更新时间:2020-02-17 17:19:18

演员 大陆演员

一、个人简介

徐秀琳,国家一级演员,1940年2月6日生于北京,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64届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文工团工矿队。1968年该团被市里撤消。翌年,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塑造了《老师啊,老师》中的学生赵秋平、《救救她》中的失足青年李晓霞、《不尽长江》中的何佳、《红白喜事》中的五婶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退休以后进入了影视圈,所参加拍摄的影视作品多达七十余部。老伴是小人书收藏家王家龙;儿子是执导了《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剧的导演王迎。

二、基本信息

中文名:徐秀琳

外文名别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血型身高体重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0年02月06日

职业:国家一级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艺术学院

经纪公司

三、代表作和成就

代表作品 《老师啊
老师》《红白喜事》等
主要成就

四、个人经历

报考北京艺术学院

生于北京,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北京女子十三中初高中毕业,也许是青少年时期接触女同学太多,不爱多说话的她养成了内向性格,少年时她就酷爱表演艺术,高中毕业时,老师鼓励她报考北京艺术学院,没想到她就考上了,在表演系学习了四年受益匪浅,她的表演受到了师生们的肯定,奠定了她今后的成长之路。

加入文艺工作者队伍

徐秀琳生活照

艺术学院的文化课专业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分配到了北京市文工团,当上了新中国的一名文艺工作者。如今她回忆起当年大学生活时,还念念不忘教她们表演的老师李章,她深情地说:“大学校园的艺术老师是我的引路人,在艺术上能取得这些成绩,应该特别感谢他。”她还记得李章老师是在“文革”时去的广东,在广东军区离休的,这位老人早已退出了他喜爱的教学与表演事业,安渡着自己幸福的晚年。念念不忘恩师,当年拍摄《孙中山》时,她忙里抽空去广州看望李章老师,让老师很受感动。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北京市成立农村文化工作队,好多参加《山村姐妹》、《箭杆河边》的优秀演员都去了农村。徐秀琳所在的北京市文工团,就有两个农村队,一个工矿队。农村队的主要任务是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工矿队去工厂矿山为工人献艺。徐秀琳在了工矿队,他们经常深入工厂矿山,为工人师父们演出,她与大家一起搭大棚、拉大幕,为工人们演出歌舞、独幕剧等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

“文革”时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徐秀琳

1966年“文革”开始了,和许许多多文艺工作者一样,去工厂、到矿山、下部队、上农村,参加劳动、体验生活,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当时这位20多岁的弱女子,在井下劳动,身体有些吃不消,通过那段时间的劳动,她同广大工人有了感情,感到我们的工人师父最可爱,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深有体会地说:“我们的工人师傅真的不容易,他们的环境艰苦、工作劳累,我理解他们。”

妈妈常教导她说:“年轻人别怕出力,出力长力;在人里头,干活别偷懒,别让人戳脊梁骨!”她牢记母亲的教诲,在北京郊区农村劳动时,插秧、施肥、割稻子,间苗、割草、掰玉米等农活她都干过,虽然身材和体力不如男同志,但她样样工作不落在他们后面。体重不足百斤的弱女子,用纤弱的身躯挑起了与男人一样的劳动重担,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春天插秧,每天累得直不起腰来;夏天翻白薯秧,累得双臂痛;秋末间小白菜,冻得她双手通红;面对这些困难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这就是青年时的,一个积极向上、经过艰苦锻炼,逐步成长起来的。

揣摩人物塑造鲜活形象

热爱艺术,从话剧舞台到影视荧屏,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她干什么像什么,认真揣摩人物,演什么都能演活,她的演技受到了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好评。刚刚有了点名气的,在十年的“文革”中,由于北京市文工团解散,剧团里的许多演职人员下放当上了工人,她虽然幸运的被留在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却改行上干校走了“五七”道路。

“文革”之后,在舞台上先后在《十姐胡同》、《红白喜事》、《回归》、《军用列车》、《救救她》等话剧中饰演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她都用严细认真的态度,去认真演好每一个角色,受到了剧内外人们的好评。

破例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

在全国第一次演员评级时,自报二级演员的,剧团根据她的才艺破例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她的表演技能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她深有感触的说:“现实生活就是一场场戏,只有演好了这一场场戏,在舞台上的表演才能更加真实;演员每演出一场戏,都是在体验生活。”

电视剧《老局长的故事》,饰演一位老干部妻子,剧中有一段她做凉皮的戏,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去西安实地体验生活,凉皮是那里的小吃,她到农民家里,同做凉皮的妇女去学去做,实拍时她整大段台词早已熟烂在心。这段激情戏开始了,手工作坊里,她一边说着台词,一边用手做着凉皮,将一个老干部妻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那部电视剧里虽然她的戏分不多,演出的人物形象却十分饱满,通过举手投足,将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自己非常满意,而且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后来她又先后走进了冯小刚导演的《一地鸡毛》,还有《驼道》、《一场雪夜的事》、《双枪老太婆》和《男人当家》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而且在剧中多数扮演妈妈的形象。

徐秀琳《家在南三条》剧照

献身艺术焕发青春

2000年,到了退休的年龄,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一辈子的舞台和银幕荧屏,《家在南三条》剧照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她,导演和制片人时刻想着她。电视剧《良家妇女》谁来演五娘,剧组想到了她最合适,这是一部没有稿费的十多集电视连续剧,她二话没说就走进了剧组,用艺术家的水准,成功的塑造了一位五娘的鲜活形象。

徐秀琳《爱的方式》剧照

20集电视连续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剧组找到了她,邀请她饰演剧中慈祥的妈妈,她看过本子后,感到剧本写得非常好,让她入戏。只见她一会儿哑言而笑,一会儿泪流而下,剧中的人物让他感动。走进剧组后,作者、导演和演员在一起谈人物形象的塑造,演员之间对台词,整个剧组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大家表演默契,在理解人物、揣摩人物的基础上塑造人物。

徐秀琳

饰演妈妈有生活基础。她在北京的大杂院里生活了几十年,了解发生在大杂院里生活的人们《爱的方式》剧照,更了解他们喜怒哀乐和心理状态,演起来得心应手。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获得了第23届金鹰奖“星光奖”。她在剧中饰演的妈妈使她夺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桂冠。饰看见并观察过这种病人,演出时能抓住这种人的状态。她深有感触地说:“演什么人物都要有生活,否则就是表面的东西。自己不劳动,怎么能演好劳动人民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倡导演员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就是要真实地再现演员饰演的人物形象。

电视剧《婆婆》是一部讲述婆媳等关系的家庭伦理剧。扮演剧中的赵大妈,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教育儿子宠爱媳妇,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生活对她来说充满了艰辛,但她依然坚定而从容地付出,在她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妇女的优良品德,她忍辱负重、善心待人,即使自己遭受再大的委屈,也始终为别人着想,于平淡中流露出的坚毅和慈爱感动了所有观众。许多观众看了很受感动,初为人媳时不明白婆婆为什么那么唠叨,直到自己有了儿子,才理解了婆婆的心情,以后无论有什么想法都和婆婆沟通,渐渐地,婆媳之间就再也没有任何隔阂了。生活中的也是一样,终日侍奉86岁高龄的婆婆,事无大小都亲手为婆婆打点得井井有条。

徐秀林在《温暖》剧里饰严母,儿子为为挽救身患尿毒症母亲的生命,毅然捐肾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她还在影视剧《生死赌局》、《非常代价》、《香樟树》、《亲兄热弟》、《满天星》、《幸福在哪里》、《一地鸡毛》、《一场风花雪月的日子》、《男人养家》、《大宅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种啥得啥》等饰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慈眉善目的老人以扮演母亲形象居多。有“妈妈专业户”的美称,她在很多影视剧里都饰演“妈妈”、“大娘”、“大婶”这类角色,尽管塑造的人物有些不是主角,然而她精湛的表演是那样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一位实力派老演员,用一次次成功的塑造母亲的形象,也为这一类角色奠定了人们的审美“标准”,这就是中国母亲的形象。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