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故事
事迹
记录

德才兼备的公仪休拒鱼给了后世怎样的为政启示?

发布时间:2019-12-18 08:49:07

公仪休向来以德才兼备闻名,遂以厚才为鲁国宰相,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博士,而也因为人谦厚为官廉洁得到众人的敬仰,其中以公仪休拒收礼物较为出名,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其中典故吧。 

德才兼备的公仪休拒鱼给了后世怎样的为政启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且说公仪休的弟子子明前去公仪休家中拜访,时逢公仪休用完午餐,公仪休便和子明谈起午餐吃了什么,公仪休是一个十分爱吃鱼的人,当时午餐吃了一顿久违的炖鲤鱼,令其十分回味,便和子明说道今日的鲤鱼十分鲜美,加上自己很久没有吃鱼了,这一顿便将一整条鱼给吃光了,甚是幸福。

遂公仪休便感叹道他最满足的日子便是天天有鱼吃,这样也就心满意足了,说话间有人来家中拜访公仪休,一领进来发现是别家的管家,原来是他人送来两天鲜活的大鲤鱼给公仪休作为礼物。

公仪休先是感谢了他人的一番好意,接下来便坚定了拒绝了这份礼物,连声抱歉道最近闻到鱼腥味便心生恶心,想要呕吐,可收不得,便因此打发了送礼的人。而子明却不是很了解,老师不是很喜欢吃鱼怎会拒绝鲤鱼之礼,公仪休说道正是因为喜爱所以不能收,收了人家的鱼也就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制,那么以后又怎么吃得到鱼呢。

因此子明大受其师的教导,连声说道以后定照着师父拒收礼物之举学习。 

公仪休拒鱼的为政启示

公仪休之所以能够为鲁国宰相不仅因为他博学多才,更多的是他的多才能够在治国上颇有见解,能够很好辅佐朝政,且为官清廉,带动了很大的领头作用,给鲁国带来一派正气,而他不受鱼的故事虽小却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哲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仪休拒鱼的故事以生动的比喻将其中道理告知他的弟子,现在给他送鱼的人不代表以后都会送,那么他接受了他的鱼触犯了法律,日后被贬官,自己无法有俸禄能够为自己买鱼,那么一切都打水漂了,由此来说明受贿是不合算的。公仪休不同于其他儒家,其所述均为小道理,但却是很实在的,每个人都很受用。

公仪休为鲁国宰相位高权重,深知前来送鱼的人是别有用心的,深知自己喜爱吃鱼遂更不能接受他人送的鱼,这句话便是代表着公仪休深知其有权而不能滥用权,正是因为他看的很清楚,方能如此自我约束和控制,如此廉洁。

这种廉政倡导的是将理念付之于行动,身体力行方是廉政的最佳说服方式,他拒鱼不仅很好的向其弟子展示了为官处世之道也体现了出其拒绝腐败的品性。公仪休拒鱼也表现出他的明智,他严守克己,遵循法制,利用法制约束自己,也告诫了那些大权在手,官官相互,收受贿赂的大臣们。 

  公仪休相鲁嗜鱼

公仪休为鲁国宰相,他十分喜欢吃鱼,这件事情鲁国上下均知晓,便有全国人民争相给公仪休送鱼的举动,而公仪休全拒绝了,这虽然是个小事但是却从这件小事中看出公仪休廉洁守法的高尚品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仪休相鲁嗜鱼这件事被《初谭集·廉勤相》记录在册,而后世人便从这件事情中看出公仪休的为政做人遵循的礼制和法纪。

该篇章原文为: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公仪休虽嗜鱼却不接受他人送鱼之礼,他表明正是因为对鱼的喜爱,所以不能接受他人的鱼,因为他作为一朝宰相,如若收了他人的鱼日后便无法理直气壮的要求他们做事,那么这就是犯法;且自己在相位还能为自己每天买鱼吃,那么为何要接受他人的鱼呢。

可以得知公仪休深谙依靠他人不如依靠自己,不徇私受贿才是为官为人的正道,此篇文章也是在赞叹公仪休不受贿赂廉洁的品德,也告知人们要独立不能依赖他人。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