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故事
事迹
记录

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王大珩 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4-01-10 15:22:16

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的主持制作,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的主持制订,中国工程院的建立……

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名字,王大珩——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

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王大珩 一位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科学家

1959年建校初期王大珩亲自给学生上课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祖籍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早年旅居日本,回国后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

王大珩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常去观象台跟随父亲观测天文和气象,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少年时代的科学熏陶,对王大珩后来研究应用光学和光学玻璃,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业有深远的影响。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年后,他顺利考入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随后,他又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的玻璃学专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专攻光学玻璃。

后来,为了发展中国的国防军工事业,毅然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到英国昌司公司学习光学玻璃制作工艺。回国后,与龚祖同等一起炼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为军用光学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王大珩与钱三强等人一起放弃了国外比较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创业。

建校初期王大珩在办公室备课

回国后,王大珩亲手创办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从旧货摊上捡回一个物理实验室。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在长春成立,他被任命为馆长。在他的倡议下,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继开设光学仪器专业。1958年,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前身),培养光学专门人才。

在担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期间,王大珩鲜明地提出了“突出办学特色”和“两个三结合”的办学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之中。

“突出办学特色”指的是突出光学特色,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光学材料”“光学工艺”两个专业,如今学校仍是国内光学类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之一。“两个三结合”则是校内“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校外“学校、研究所、工厂”相结合,促进教学与科研二者的融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王大珩(左)与学生蒋筑英在研究工作

据原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骆孟炎介绍,建校初期条件特别艰苦,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王大珩在给学生讲授普通物理、理论物理时,总是带领学生搓搓手、跺跺脚,暖和之后再上课,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探求科学,给学校留下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

后来,王大珩得知学校图书资源不足,主动捐赠图书3000余册。为了鼓励学生献身科技、勇于创新,2008年,王大珩从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中拿出部分奖金,在学校设立王大珩奖学基金。王大珩以自己高尚的言行,诠释了一位杰出教育家泽被理工、激励后学的师者情怀。

1992年王大珩回校探视

1958年,王大珩带领他的团队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的“八大件”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它们是:一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臂航摄投影仪,红外夜视仪以及系列有色光学玻璃。这是王大珩创办仪器馆以来所花费心血的结晶,也孕育了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这里诞生以及后来做出更为重要的成绩。

毛主席在参观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成果时,十分高兴地赞扬道:“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手中,就会像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光焰普照大地,任何人间奇迹都是会创造出来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测设备,为原子弹爆炸、导弹发射、氢弹试验、人造卫星上天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一系列靶场测试仪器,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激光技术、彩色电视、光学计量仪器等做出了开创性成就,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1998年8月在学校办学董事会成立大会上发言

鉴于王大珩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与贡献,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17693号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王家骐院士这样评价王大珩:“王老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挥布局,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

吉网 吉刻APP记者 艾灵( 文中照片为资料图片 )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