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故事
事迹
记录

陈宝琛和陈宝箴是什么关系 他们两个是同一个人吗

发布时间:2023-10-26 14:51:43

清末因距今较近,一些官员学者大家比较熟悉,但有时候因种种原因分不太清,如陈宝琛和陈宝箴两人,都是清末名臣,但因名字一字之差,很容易误以为是一个人,或误以为是同胞兄弟,但其实不然,两人相同的是都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忧虑于民有政绩,且家学渊源雄厚,多出人才。

陈宝琛(1848—1935年),福建福州人,晚清大臣,十三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二十一岁登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末代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1935年卒于北京。

陈宝琛和陈宝箴是什么关系 他们两个是同一个人吗

陈宝琛

陈宝琛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为"枢廷四谏官",又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四人好论时政,合称"清流四谏"。

1908年溥仪登基后,陈宝琛首发为"戊戌六君子"昭雪之议,奏请降旨褒扬。对外主张维护主权,有民族气节,对家乡福建及福州教育事业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功不可没,乡人对他有口皆碑。

陈宝琛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家族从他开始显达,陈若霖之后,五代都有人中进士、举人,明清两代,陈家中进士二十一名,中举人一百一十名。

陈宝琛兄弟六人,胞弟陈宝瑨、陈宝璐中进士,另三个胞弟陈宝琦、陈宝瑨、陈宝璜也皆举人出身,时称"六子科甲",显耀一时。陈宝琛父亲陈承裘为陈若霖长孙,1852年进士,因其6子皆登科甲,又称"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

六子科甲

陈宝箴(1831—1900),江西省义宁(今修水)人,乡试中举人出仕,深为两湖总督曾国藩所赏识,后又为清末重臣李鸿藻、张之洞器重,交相论荐,官至兵部侍郎,湖南巡抚,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等办新政,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惟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是一位有魄力、有建树的封疆大吏。

陈宝箴

陈宝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悲愤交集,痛哭流泪,为国家的危难痛心疾首,叹道:"无以为国矣!"后屡为国事上疏,痛陈利害得失,希望变法图强。同年升任湖南巡抚,慨然以开发湖南为己任,锐意整顿,使湖南维新风气大开,成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幽禁光绪,通缉康梁,杀"六君子"于京城菜市口,并将陈宝箴革职,永不叙用,1900年陈宝箴猝然去世,据说是慈禧太后将陈宝箴赐死。

陈宝箴及其后代皆有声望,一家四代出了这五位杰代人物,后人并称之为“陈氏五杰”:

陈宝箴(1831—1900)湖南巡抚,唯一筹办新政的“封疆大吏”;

长子陈三立(1853—1937)维新四公子之一,近代爱国诗人;

长孙(陈三立长子)陈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画家,并擅长篆刻、书法、诗文;

三孙(陈三立三子)陈寅恪(1890—1969)现代著名史学大师、教育家,学识渊博,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曾孙(陈衡恪次子)陈封怀(1900—1993)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分类学家。

左起陈方恪、陈寅恪、陈覃恪、陈宝箴、陈封可(陈衡恪子)、陈衡恪、陈隆恪

陈宝箴另外三个孙子,即陈三立其他三个儿子,也有时名:

陈三立次子陈隆恪(1888—1956)为著名诗人;

陈三立四子陈方恪 (1891—1966)为著名编辑、诗人;

幼子陈登恪(1897—1974)为著名词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名人资料投稿/投诉邮箱:wzipzx@163.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名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7000595号-44